农民工退保:短视还是利益博弈的选择

农民工退保:短视还是利益博弈的选择

ID:25377309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农民工退保:短视还是利益博弈的选择_第1页
农民工退保:短视还是利益博弈的选择_第2页
农民工退保:短视还是利益博弈的选择_第3页
农民工退保:短视还是利益博弈的选择_第4页
农民工退保:短视还是利益博弈的选择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民工退保:短视还是利益博弈的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民工退保:短视还是利益博弈的选择  摘要:农民工退保,是对中国正在逐步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削弱。分析愈演愈烈的农民工“退保潮”,有效解决农民工退保问题,对于完善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促进中国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从农民工自身角度以及政策角度分析农民工退保的主要原因,提出政策制定应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  关键词:退保;决策;经济人    一、农民工“退保潮”    在中国,为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被视为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进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农民工退保,从办理农民工保险之日就出现过,但人数并不多。然而时至今日,却出现了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而退保率升高的现象。在长

2、三角、珠三角等地的社保管理中心,每天都有外地打工人员前来退保,甚至出现退保人数比参保人数还多的现象。有报道称,临近春节,珠三角地区回家过年的农民工辞工退保成“潮”,有的地方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以上。以东莞为例,仅2007年一年,当地就有超过60万人次办理了退保手续。前年深圳共有493.9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退保的人数多达83万人。按照部分专家的说法:广东只是个外来劳务人员最多的地方,人员的相对集中导致退保现象的大量和显著而已。实际上,农民工退保在全国各地都大量存在,并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预测近几年内,这个趋势还可能继续扩大。    二、农民工退保原因分析    1.

3、农民工工作变动的频繁性与养老保险政策规定的固定性之间的矛盾。农民工退保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裁员或倒闭,或是农民工自己因事离开而不能继续在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地方工作或者务工,而目前的养老保险又不能实现异地转移和续接,所以选择退出养老保险。因为按照保险法的规定,他们可以领到一部分退保费。即可以退个人缴费那一部分,也就是总保费的8%左右。  由于农民工退出的保费与他们缴纳的总体保费相比数目极小,同时如果盲目退保的话,损害最大的还是农民工自己的权益。因为一旦退了自己的养老保险,重新参保以后,参保的年限就要从头算起,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自己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可以说得不偿失。所以农民工退

4、保,被不少人认为是短视之举。  2.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农民工退保,实际上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和农民工之间的一场利益博弈。在2007年召开的两会上,就有代表提出农民工退保,得利的主要是当地政府部门。个别地方政府部门不仅不阻止农民工退保,甚至对农民工退保进行支持。原因在于农民工退保后可以给交纳保费的地方财政留下巨额的财政收入。以深圳为例,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何小平计算得出,2007年深圳共有439.97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而退保人数竟然高达83万人。根据现行政策,企业为农民工代缴部分只能留在原地,按照每个农民工1000元一年计算,意味着一年里退保人就把8亿多元贡献给了地

5、方社保。”同时农民工退保的另一个好处就是直接减轻了收取保费的地方财政以后会面临的财政支出压力。”一些地方政府的利益驱动造成了对全国联网的障碍。”中国人民大学保险学系主任张洪涛表示,个别城市鼓励农民工退保,是因为外来人员在当地退休的越多,当地财政需要支出的养老金也越多,如果外来人员退保,他就不可能在当地退休,当地财政也就不需要支出他的养老金了。    三、农民工退保中的关键问题:社保关系接续困难    农民工有参保和退保的自由,政府相关部门也有依据法律收取保费的权利。人们可以假设,如果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可以在不同地区自由转移和接续,那么农民工退保就会少得多;同时,只要农民工不退保

6、,地方财政的退保收益就会最终用到农民工养老保险以后的支出上。  围绕农民工退保所反映出来的阻碍和难点,可以看出农民工之所以退保,首要因素就是工作变动大,不能固定在一个地方工作,因此很多专家认为有必要解决农民工社保关系的转续问题,如果农民工所办理的保险可以随农民工转移而转移,退保问题也就可以化解了。在2007年3月的两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公布了解决农民工社保关系转续应对措施:“在实现省级统筹的基础上,要实现跨省市的人员流动的养老保险和其他保险关系的转移和接续。关于这个问题的实施办法,现在劳动社会保障部正在进行调研,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估计在今年内这个办法就可能成熟出台

7、。在出台了养老保险、其他保险关系跨省市转移接续办法之后,再加上全国养老保险信息网的建设,我们就有条件在全国实行社会保险卡的‘一卡通’。”  但是在实际上,如果不能对农民工的身份和地位有个清醒的认识,就算实行了社保关系的转续——农民工社保关系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自由流动,也不一定就真的可以解决农民工社保建设面临的所有问题和遏止农民工退保狂潮。    四、农民工社保关系转移续接中的软肋    农民工自身背景条件有着造成农民工退保的深层危机。对农民工的分析首先必须了解农民工的特殊背景和实际。农民工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