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打开数学之门的钥匙

兴趣是打开数学之门的钥匙

ID:2536262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兴趣是打开数学之门的钥匙_第1页
兴趣是打开数学之门的钥匙_第2页
兴趣是打开数学之门的钥匙_第3页
兴趣是打开数学之门的钥匙_第4页
兴趣是打开数学之门的钥匙_第5页
资源描述:

《兴趣是打开数学之门的钥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兴趣是打开数学之门的钥匙  数学学习本来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抹杀了它的趣味性,使得数学变得枯燥无味,其主要原因是大量的题海战术,使学生只知机械地做,没有时间,没有办法使学生体会那种浓浓的数学乐趣。学生对数学也就失去了兴趣。作为一位数学教师若能最大可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认为那将是教学的最大成功。我从教数学已有8年,在这8年里,我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我的最大追求。现总结了以下几点与诸君共勉。    1自主学习的人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

2、习兴趣    我通常将数学学习分为自主与被动两种类型,被动学习是消极的,为了完成某种任务而去学习,也就毫无乐趣。而自主学习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需要,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如何将自主学习人文化呢?我想可从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  1.1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有句名言:“要学问,先学问,不学问,非学问。”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上新内容前必让学生就该内容提出问题,并且换组回答。因为这样,所以

3、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只要长期坚持,到了九年级有的章节我只须稍加点拔,大部分学生就能举一反三,甚至还能编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进取,这种人文化的开放,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2开放学生的学习空间。课堂教学是传授学生知识的主阵地,也就是说主要空间。但有时我会把握机会,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我选择,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比如我在上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多彩的几何图形》一节时,我不是在课堂上讲解的,而是将学生带到室外,鼓励学生在室外找一找书上的实物图或者是近

4、似的图形,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明白了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这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大增。    2课堂教学的艺术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学生再也不是教师面无表情的讲,学生机戒的听,一种灌溉似的教学,而是要求师生能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共同思考。那么作为教师就应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求知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例如:在学习打折销售问题时,我展示了一则新闻:“满700减80”一顾客因此损失49元,京城某商场被告欺诈。据新华社北京×月×日电报道,北京市的张先生因看到某商

5、场“满700减现金80”的减价广告,便花了427元买了一件羽绒服,但没想到羽绒服是打完九五折之后才减价的,算来算去,自己还亏了49元钱,张先生觉得该商场是在欺诈消费者,便将其告到了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要求双倍赔偿他的损失。展示了这则新闻后,向学生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①你知道张先生认为他损失的49元是怎么算出来的吗?②张先生会胜诉吗?我有意识的展示类似的生活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兴趣大增,赶忙相互讨论起来,课堂气氛高涨。溶液的浓度是个难点。那天我上课特制了两杯水,一杯浓盐水和一杯淡糖水,我先请学生上

6、来分别品尝,并说出感觉,学生欢呼雀跃。接着请学生上台演示盐水变淡,糖水变甜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根据演示结果,设置数量,列出方程,求解结果。这样,对溶液浓度的认识,浓度的大小,改变溶液浓度的方法,求解溶液浓度的方法及步骤等知识点,就在我的循循善诱和学生情趣盎然的体验尝试中,轻松自然地落实了。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形成了能力,而且思维得到了开发,更宝贵的是享受了学习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价方式的情感化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价学生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用诸如“你不行”、

7、“你太笨”“你真差”等这样的语言了,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影响颇大,有时可能因为教师的某一句话语或某一个举动,而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扼杀了。我认为评价方式应该是理性化的,情感化的,有时我们可以用一个点头,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肯定的手势,都能启发学生渴求赏识的心扉,激发其进步热情。有时,则柔和的批评,做出发展性,进步性评价来激发他们的热情,有一次,我在看周记时,发现我班陈云同学对学习失去了热情,原因是他说自己很笨,成绩跟不上,想破罐子破摔。恰巧有一节课,我在讲解《同类项》这一节。我

8、与学生共同探讨后,我请陈云同学上黑板做一道练习。陈云站了起来,看着我,一脸的茫然,迟迟不肯上黑板。他的眼睛告诉我,“老师,我不行,干嘛找我呢?”但我不管这些,很严肃地将他请上了黑板,我说:你旁边就是例题,你就照葫芦画吧!做好了,才准上位,否则下一节课接着做。大概10分钟左右,奇迹出现了,他居然准确无误地“画”了出来。然后我说,你认为你对了,你就上位,否则你再做。他看了一会儿,突然猛转身,放下粉笔,很坚定地走向了座位,“啪,啪……”全班爆发出一片掌声。这时我说了这样的话,“谁说你不行,其实你很聪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