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打开数学之门的金钥匙

兴趣——打开数学之门的金钥匙

ID:21226756

大小:5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兴趣——打开数学之门的金钥匙  _第1页
兴趣——打开数学之门的金钥匙  _第2页
兴趣——打开数学之门的金钥匙  _第3页
资源描述:

《兴趣——打开数学之门的金钥匙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兴趣——打开数学之门的金钥匙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学生对某学科情有独钟,问之,我爱学。这里的爱就是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生成功地学习一门学科与他对该学科的兴趣有较高的相关……。”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就不会把精力投入到刻苦钻研数学知识中去,反之,如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钻研、学习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激发兴趣放在首要位置,使学生热爱数学,以便打开数学之门,这样才能全面

2、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一、以“巧”激趣1、巧引妙导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授新知识时,如引导的好,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以“印度国王奖赏国际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引入,让学生尝试“从第一格、第二格……以此类推第五格、第六格中各放多少粒麦子?”再列出计算各格中麦粒的算式。以此来引入,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学习新知识的必要性,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起来,参与到学习中

3、来。2、巧思妙解欲话说“四两拨千斤”这里就体现了一个“巧”。练习时,巧思妙解,会留给学生深刻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甲、乙二人练习长跑,分别自A、B两地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在离A地800米处相遇,相遇后两人继续前进,甲到B,乙到A后都立即返回,在离B地1000米处二人再次相遇,求A、B两地距离。分析:行程问题中要涉及到三种量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这里只涉及到距离,而无速度与时间关系。似乎无从着手,如果我们启发学生用下面这种方法解就会使学生感到巧妙。如图:问:从图中可否看出从开始出发

4、至第一相遇(C点)时,二人总行程是多少?(一共行了一个AB全程),至第二次相遇(D点)时二人总行程是多少?(一共行了三个AB全程),则各人从开始出发到第二次相遇时总行程与各人第一次相遇时所行路程的关系是怎样的?(各人从开始出发至第二次相遇时总行程都应分别是各人第一次相遇时所行路程的三倍),故可列出最简方程:x+1000=3×800,这种简捷、独特的解法,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产生满足的愉快感和成功的喜悦感,激励他们由一次成功去争取更多更大的成功。二、以“多”激趣这里的多,并非多讲,多练,搞满堂灌

5、题海战术。而是抓住数学问题中的一题多解、多变、多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多解,激发学生在数学天地里寻求最简捷、最独特的解法。例如:设P是正△ABC外接圆的劣弧BC上任意一点,求证:PA=PB+PC分析:这道题可以采用截长、补短、相似性等方法解。多变,既提高学生的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天地的广阔。变式提供了综合思维的一个模式。加强变式训练,可把教师和学生都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讲概念、定理、例题时,不失时机地作变式示范,指导学生作变式训练。在习题课上串

6、讲串练,选择典型习题,组织学生讨论各种变式,引导学生摸索变式与学习处理变式的方法。如:如图已知ΔABC中,D是AC上一点。求证:∠1>∠A(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几何》第二册第16页第三题)变1:条件不变,求证:∠1=∠A+∠ABD+∠ACE变2:求两内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的内角关系变3:求两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不相邻的内角关系变4:求一外角与一内角平分线夹角与外角不相邻的另一内角关系多问,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以问促解,以问促变,以问激趣,开拓思维。三、以“疑”激趣在教学,教师适当的设疑,就可激发学生

7、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和欲。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由启示铺垫到逐步放开,层层深化。学生通过解答不断思考、联想,进而释疑,这就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享受到对未知探索的愉快,焕发起学习兴趣。如:在讲授等腰三角形定义时,学生自以为“无疑”。实际上,他们对于定义中的关键字眼“有”未比能够深刻理解。因此,教师可不失时机地设疑,使之弄清含意。问:这里的“有”能否换成“只有”呢?学生就会产生两种意见。继续问: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吗?通过反问,学生再思考之后,两种意见就

8、能够很快得到统一。四、数形结合,激发兴趣数与形的结合是一个完美的结合。形中有数,数中有形,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及和谐美。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如能仔细挖掘题目中数与形的结合点,通过数形结合即可化难为易,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三个有理数a、b、c满足│a-b│+│b-c│=│a-c│。试比较a、b、c的大小。分析:可把要比较的三个有理数移到数轴上,根据已知条件可判断三个数的位置,进而比较大小。五、以“误”激趣欲话说:“吃一堑,长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