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ID:25350268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_第1页
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_第2页
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_第3页
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_第4页
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一、聚集经济理论  聚集经济原理是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中的经典思想,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历史上,德国人A.韦伯最早提出要加强对经济凝集作用的分析研究。他认为,聚集能够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聚集经济,他对聚集经济下的定义是:聚集经济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聚集在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根据韦伯的理论,聚集分为两个阶段: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低级阶段,单纯是由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而带来的生产聚集,高级集聚主要就是扩

2、充大规模经营的利益。将聚集经济视为一种规模经济利益,揭示了聚集经济的一个重要性质,那就是聚集能够享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但多样化与专业化是同时发展的,厂商或企业空间的影响和利益,还可以通过企业活动或产业多样化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学界常用“范围经济”的概念来解释这种多样化现象。由于多样化和竞争加剧等原因,企业为减少交易费用而聚集起来,以获得范围经济。  由此可见,聚集经济内涵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与专业化相联系的规模经济利益和与多样化相联系的范围经济利益。确切地讲,聚集经济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

3、系统力量。  二、中国城市化道路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曲折发展(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了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与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是在这个时期,我国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无视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城市的产业布局和建设项目发展都是由政府制定的,城市的聚集经济效益被扭曲,经济学论文《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  (二)改革开放后城市的迅速发展(1978-)  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制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

4、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工作方针。1983年我国行政体制实行“地改市、市带县”的改革后,许多城市扩大了行政辖区,一大批经济较发达的县纷纷撤县设市;加之放宽了建镇标准,这就使得自此后的城镇人口规模急剧膨胀。人们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迅速崛起的一座座中小城镇身上,看到了中国城市化的希望。  我国实行体制转轨的几年,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缩小了与世界水平之间的差距。见表1。  表1我国城市化发展及与世界水平的比较年份       1949 1959 1969 1979 1989 1994

5、 1999城市数目(座)  140  183 175 216 450  622  667城市总人口(亿) 0.57 1.241.41 1.58 6.96 8.74  9.28城市化水平(%)  10.6 18.417.5 19.0 26.2 28.6  30.9年均增长率(%)  —  0.78-0.09 0.15 0.72 0.48  0.38世界城市化水平(%)28.0 31.037.0 40.0 49.0 52.0  —与世界的差距(%) 17.4 12.619.5 21.0 22.8 23.4  —    三、基于聚

6、集经济的城市化问题思考  (一)城市规模问题  “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方针,在理论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主要有三种: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和小城市论。对此,笔者认为不能仅把人口作为衡量城市化的唯一指标,城市聚集效益同时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1][2]基于聚集经济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2  第2篇WTO与企业财务管理  〖预览〗一、入世后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任何企业的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都是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展开的,人世后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必定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极

7、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市场变化的影响。加入WTO之后,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基本要求及与有关WTO成员国达成的双边协议,我国将逐步放松外资金融机构准人的范围和区域限制。越来越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国,必将使我国金融市场发生全面而深远的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从而对企业筹资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一,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资金供给的增加和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我国企业筹资、投资和规避风险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组合方式。第二,金融创新丰富了金融工具品种,拓展了金融服务范围,但同时也派生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8、、表外风险等新的风险,使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规避风险将成为人世后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第三,国内外金融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我国金融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金融机构自律性管理将进一步加强,国家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也将进一步规范,必将便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得以更加有效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