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牵伸技术在外伤性垂足治疗中的应用论文

ilizarov牵伸技术在外伤性垂足治疗中的应用论文

ID:25347375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ilizarov牵伸技术在外伤性垂足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第1页
ilizarov牵伸技术在外伤性垂足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第2页
ilizarov牵伸技术在外伤性垂足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第3页
ilizarov牵伸技术在外伤性垂足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第4页
ilizarov牵伸技术在外伤性垂足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ilizarov牵伸技术在外伤性垂足治疗中的应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Ilizarov牵伸技术在外伤性垂足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牵拉技术治疗外伤性垂足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12月~2006年2月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8例外伤性垂足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8~52岁,平均34.6岁。垂足产生原因:小腿胫前外侧肌群断裂或缺损3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2例,腓总神经损伤2例,股骨髁上骨折并腘动脉断裂1例。踝关节强直范围为跖屈50°~65°。术中将准备好的牵拉架套入小腿及足部的相应位置。在钢环对应平面交叉穿入2mm克氏针并固定

2、于Ilizarov牵拉架上,术后3~5d开始以1~2圈/d.freel为宜。根据钢环位置选择进、出针点并以龙胆紫做好标记,这样可简化手术操作,节省手术时间。将Ilizarov牵拉架连同2mm克氏针及其他配套器械高压蒸汽消毒。1.3手术方法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仰卧位。将术前准备好的牵拉架套入小腿及足部的相应位置。于平小腿2个钢环水平各交叉穿入2枚2mm的克氏针,同一钢环的克氏针交角为35°~50°,使用拉紧器拉紧克氏针使之保持100kg的张力,并将其用带孔螺柱固定于钢环上。于跟骨处自外向内交叉穿入2枚2

3、mm的克氏针,使用拉紧器拉紧克氏针使之保持80kg的张力,并将其用带孔螺柱固定于足环的后半部分,于前足处自内向外横行穿入1枚2mm克氏针,并使其贯穿5根跖骨,使用拉紧器拉紧克氏针使之保持80kg的张力,并将其用带孔螺柱固定于足环的前半部分。以纱布缠绕克氏针针道。1.4术后处理针道及周围皮肤保持清洁,以75%酒精进行消毒,术后第2d即主、被动练习垂足足趾背伸,主动进行临近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术后3~5d开始旋转踝关节前、后方的调节螺纹杆,使前方的调节螺纹杆向近端滑动,后方的调节螺纹杆向远端滑动,从而使足

4、环带动患足逐渐背伸,使垂足畸形逐渐得以纠正。牵拉过程中注意观察足部感觉及血供情况,如果足踝部皮肤颜色改变或患者痛苦较明显者需暂停牵拉。当垂足提拉达到或超过中立位后停止牵拉,但继续使用牵拉架固定2~3个月以巩固疗效。垂足矫形过程中应适当负重。定期检查克氏针的张力,如有松动,应及时给予固定。2结果2.1早期与随访结果本组无1例发生皮肤坏死,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有1例患者1个针道发生感染,经输用抗生素,加强针道护理,保证针道引流通畅,感染逐渐控制。牵拉过程中无1例出现足部偏离轴线及踝关节前、后移位,平均

5、带架时间为15.4周。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21个月,平均12.5个月。患足均矫正至中立位,有3例患者踝关节可主动背伸至10°,行走功能均良好。全部患者垂足畸形无复发。2.2典型病例患者,男,32岁,因右小腿车祸伤后疼痛、流血、畸形、功能障碍2h于2003年11月入院。诊为右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急症行清创术,将小腿胫前内侧坏死组织去除,胫骨骨折处复位后以外固定架固定,行局部转移皮瓣覆盖胫骨及肌腱。术后20余天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后行游离植皮术。由于小腿下段大片瘢痕形成导致踝关节逐渐跖屈挛缩。胫骨

6、骨折愈合后于2005年5月行Ilizarov牵伸技术治疗,以2mm/d的速度牵伸,每天分4次旋转螺母,每次1/2圈,1个月后踝关节矫正至中立位,维持3个月后拆除牵拉架,换功能位支具持续固定2个月。畸形完全矫正,无复发,右足达完全负重(图1~7)。图1胫骨骨折以外固定架固定,骨折愈合过程中踝关节逐渐跖屈(略)图2、3用Ilizarov牵拉架将垂足提拉至中立位(略)图4骨折愈合,去除外固定架,用力背伸踝关节所见(略)图5去除Ilizarov牵拉架8个月后复查见垂足无复发(略)图6、7患者去除Ilizaro

7、v牵拉架8个月后复查时站立位照片,右足完全负重。(略)3讨论下肢的多种损伤可导致创伤性足下垂,其治疗是矫形外科的一个难题,以往对畸形轻的病人常采用理疗配合功能锻炼,但往往效果较差,病人痛苦大;对于畸形较重者采用跟腱(包括其他肌腱)延长、软组织松解、踝关节融合等治疗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其为侵入性手术,创伤大,易失败,易复发,并发症较多。如合并足踝部瘢痕形成严重时,踝关节周围组织广泛粘连、挛缩,单靠松解、延长几个肌腱是达不到治疗效果的,且术后瘢痕区皮肤切口张力大,不易愈合,导致骨、肌腱外露。Iliz

8、arov技术问世以来,逐渐引起世界各国外科的重视,它的应用是矫形外科发展的里程碑[1]。近10余年来国内外屡有应用该技术治疗马蹄内翻足畸形取得较好疗效的报道[2~4],它的核心理论“张力-应力法则”为作者提供了解决创伤性足下垂这一难题的理论依据,利用此技术,可在微创操作下解决外伤性软组织挛缩造成的足下垂畸形。Ilizarov技术在矫形外科领域虽然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利用其治疗外伤性垂足的文献报道不多,作者采用此技术治疗的外伤性垂足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