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12191
大小:5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丙酯对缺氧性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丙酯对缺氧性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摘要】目的研究丙酯对缺氧性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氰化钠(Na)合并低糖DMEM培养液构建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缺氧模型;四唑盐法、丫啶橙/溴乙啶荧光染色、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等观察细胞受损和凋亡情况。结果Na合并低糖培养液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凋亡。4μg/mL丙酯可显著减少由于Na引起的缺氧性内皮细胞凋亡(P<0.05)。结论丙酯对缺氧条件下的ECV304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关键词】内皮,血管;脱噬作用;没食子酸丙酯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广泛且重要的作用
2、,内皮细胞损伤是动脉硬化发生和发展的早期事件,包括坏死和凋亡[1]。内皮细胞过度凋亡是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近年研究发现动脉硬化斑块区可检测到大量凋亡内皮细胞,而非斑块区则无[2]。抑制内皮细胞凋亡、保护内皮功能的抗氧化剂药物将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预防血管病变的形成,并具有治疗作用[3]。丙酯是经FDA和EM及低糖DMEM培养液为Gibco公司产品;四唑盐(MTT)为Ameresco产品;PI、EB购自Sigma公司;TUNEL试剂盒为Promega公司产品。 1.2ECV304细胞培养将ECV304细胞株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
3、接种于六孔培养板,置于37℃、体积分数0.0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细胞约3d后长满。用0.2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 1.3缺氧损伤凋亡模型与实验分组将培养细胞随机分成7组,待细胞生长达到80%融合时,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丙酯(溶剂为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0,0.5,1,2,4,8,10μg/mL作用24h,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选择适宜的药物浓度。培养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随机分组,模型组加入含10mmol/LNa及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液;丙酯组(缺氧前2h加入不同浓度丙酯预培养);对照组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将
4、培养板置于CO2培养箱中,20h后取出进行检测。以60μg/mL阿司匹林作为阳性对照药。 1.3.1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将细胞培养在96孔培养板上,接种量为2×104,待细胞生长至80%融合时,随机分组,各组设4个复孔。培养20h后,每孔加入MTT溶液(1mg/mL)100μL,继续孵育4h,终止培养,小心吸弃孔内培养上清液。每孔加入DMSO150μL,振荡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后于490nm波长处测定各孔光密度(D)并记录结果。 1.3.2丫啶橙/溴乙啶(AO/EB)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AO、EB分别溶于pH7.2PBS中,配成100μg
5、/mL储备液,用前等量混合。取细胞悬液100μL,加入染料4μL混匀,滴于载玻片上,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镜下可见4种细胞:活细胞核染色质被染成绿色并呈正常结构,早期凋亡细胞核染色质着绿色并呈现固缩状或圆珠状,晚期凋亡细胞膜受损,核染色质染成桔红色并呈现固缩状或圆珠状,坏死细胞膜受损,核染色质染成桔红色并呈现正常结构。 1.3.3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检测凋亡DeadEndTMCol-orimetricTUNELSystem系统使用一个改进的TUNEL来末端标记凋亡细胞的碎片DNA。使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T
6、dT)将生物素标记的核苷酸掺入到DNA的3'-OH末端。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亲和素(streptavidinHRP)结合到这些生物素核苷酸上,后者可用过氧化物酶的底物过氧化氢和稳定的色素原联苯二胺(DAB)检测。凋亡细胞核苷酸被染成深棕色。各组分别计数1000个细胞,计算各组凋亡细胞数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每组试验重复3次,实验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统计处理应用SPSS11.0进行方差分析,配对资料t检验。 2结果 2.1丙酯对ECV304细胞生长的影响作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丙酯后,当浓度为1~4μg/mL时细胞生长状况良好,在
7、该浓度范围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1μg/mL或>4μg/mL时,可见大量固缩、漂浮的细胞,提示细胞活力下降。本实验设定丙酯浓度为1~4μg/mL。丙酯2,4μg/mL对细胞增殖的作用强于阿司匹林(60μg/mL),丙酯1μg/mL无效(表1)。 表1丙酯对ECV-304细胞生长的影响(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丙酯对Na引起的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2.2.14μg/mL丙酯对Na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表2)。 表2丙酯对内皮细胞存活的干预作用(略) 与模型组比较,*:
8、P<0.05. 2.2.2AO/EB荧光染色观察可见丙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