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的非药物治疗论文

呃逆的非药物治疗论文

ID:2529170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呃逆的非药物治疗论文_第1页
呃逆的非药物治疗论文_第2页
呃逆的非药物治疗论文_第3页
呃逆的非药物治疗论文_第4页
呃逆的非药物治疗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呃逆的非药物治疗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呃逆的非药物治疗论文曹维维,付芙蓉,姬素丽【关键词】呃逆非药物治疗呃逆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的反射性、阵发性痉挛,同时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发出的一种短促的特殊声音,俗称“打嗝”。健康人因饱餐或受寒冷刺激等所致的一时性呃逆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大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自然消失,并非病态.freel,来回移动导管以刺激咽部,由于阻断产生呃逆的反射环,常可使呃逆停止[1]。1.2吞食烟雾法取一圆形硬纸空盒,一端开口,把用火点燃之纸屑放入盒中,使其熄灭产生烟雾,并压紧在口周,嘱患者张口吞咽

2、烟雾,忌用抽吸,约1~2min呃逆停止,章氏[2]用此法治疗顽固性呃逆20余例,均获良效。2干扰正常呼吸如打喷嚏、咳嗽、屏气、过度换气、给予的突然疼痛刺激或惊吓、吸入含5%CO2气体、用皮囊对口呼吸等。3刺激迷走神经以终止呃逆发作如Valsalva动作(堵鼻鼓气法)、用毛发刺激鼓膜和直肠按摩以及如下两种方法。3.1指压眶上神经法治疗者双手拇指按压患者双侧眼眶上,相当于眶上神经处,以患者耐受为限双手拇指交替旋转2~4min,并嘱患者节奏屏气,张氏[3]以此法治疗呃逆数百例,疗效显著。3.2揉压双眼球法患者闭

3、目,医生将双手拇指置于患者双侧眼眶上,按顺时针方向适度揉压眼球上部直接到呃逆停止,这可能为迷走神经兴奋而间接抑制膈肌运动,若心率突然降至60次/min以下应停止,有青光眼及高度近视眼者忌用,心脏病者慎用。4膈肌刺激法牵拉双膝至胸部,前倾压胸给膈肌加压。5阻断膈神经如冷水或干冰雾化吸入、有节律叩击第5颈椎、在膈神经经过的皮肤表面放置冰块、电刺激膈神经及常用的指压膈神经法(患者取平卧位、半卧位或坐位均可,医者把大拇指放于胸锁乳突肌外缘中点外1cm处,向内后方按压),都可能收到不错的效果。6缓解胃膨胀催吐,经鼻

4、胃吸引术,胃灌洗。7中医的按摩、针灸,耳压等疗法7.1指压翳风穴方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医者以拇指、示指、中指按压翳风穴(位于耳垂后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之间的凹陷中),轻症以中度按压法,使病人感觉发胀、疼痛为度,每次按压持续1min以上;重症久呃不止者,按压手法应重而强,使病人咽喉发紧,口中分泌唾液,有难以忍受之感,每次按压持续3min以上。翳风穴深处有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耳大神经分布,刺激该穴位能反射性地抑制迷走神经和膈肌的异常兴奋,缓解膈肌痉挛,平息呃逆。王伟佳等[4]用指压翳风穴之法治疗226例呃逆,14

5、8例1次治愈,52例2次治愈,15例3次治愈,11例无效。7.2天鼎穴按压法患者坐、站位均可。术者右手放于患者头顶部,以左手拇指指腹自乳突下沿胸锁乳突肌向下滑行至第6颈椎横突前侧天鼎穴,按压时右手固定患者头部同时向外侧斜,左手拇指向内后按压天鼎穴1~2min,呃逆即可停止,如一次无效,可重复按压。本法操作简便,无痛苦,无不良反应。刘氏[5]用此法治疗持续性呃逆患者157例,1次治愈121例,2次治愈36例,总有效率100%。7.3按压“少商穴”少商穴位于大拇指指甲根部桡侧面,距指甲缘约0.6cm。在黑白肉

6、际交界处压迫时要用一定的力量,使患者有明显酸痛感。患者自行压迫可两手交替进行。7.4手法揉按合谷穴患者掌心面向身体,取掌指屈曲位,医者中、环、小指环扣患者手背至小鱼际,拇指相应扣在患者第2掌骨拇侧背侧正中“合谷穴”上,向患者第2掌骨方向揉按合谷穴。对体虚者可以另手拇、食双指相夹合谷后,互作衬垫,进行揉按,体实者则以第2掌骨作衬垫,拇指尖作掐法。对意识清晰的患者,可依据得气感调整按压点和力度,而无论揉按还是指掐力度均应由轻而重,力透穴位至局部得气(酸胀感),持续至少1min。黎斌兵[6]用此法治疗126例手

7、术后呃逆患者,效果确切、显效快、方便实用。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通过合谷穴治疗,能调经气,和胃腑,以达到安和脏腑,.freelin,每日5~7次,2天为1个疗程,视病情需要,用1~3个疗程。本法即通过耳部经脉的上述穴位,达到调节人体内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起到降逆止呃的作用。临床常将此法与其他疗法综合应用,共收和胃降逆平呃之功。7.8拔罐法在膈俞、胃俞处拔火罐,每日1次,5天1个疗程。7.9针灸治疗法[7]常选中脘、胃俞、足三里、内关七穴,以足阳明经为主。临床多加用电针,在患者有“得

8、气”感应后,选择感觉阈和痛阈之间的电流强度,以低频冲电流通过毫针刺激以上腧穴。每次留针约20~30min,每日1次。中脘、胃腧属俞募配穴,加上阳明胃经合穴足三里,可奏降胃气之功。内关为手厥阴之络穴,又为阴维交会穴,手厥阴经脉下膈络三焦,阴维主一身之里,故有宣通上中二焦气机的作用。诸穴相合,膈间气机疏通,胃气得降而呃逆自止。7.10艾灸疗法艾灸治疗呃逆是借其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温中散寒,温通气血,降气平逆。艾灸穴位:内关、中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