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10816322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顽固性呃逆的药物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顽固性呃逆的药物治疗作者:付芙蓉,曹维维,姬素丽 作者单位:116043辽宁旅顺,解放军215医院综合科【关键词】 顽固性呃逆药物治疗 呃逆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的反射性、阵发性痉挛,同时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发出的一种短促的特殊声音,俗称“打嗝”。健康人因饱餐或受寒冷刺激等所致的一时性呃逆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大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自然消失,并非病态,不需治疗。但少数表现为持续性呃逆,则影响说话、进食和睡眠,临床上通常把持续48h以上不缓解的呃逆称为“顽固性呃逆”,也称为“难
2、治性呃逆”,多伴有其他疾病如:纵隔部位器官的炎症和肿瘤,胃癌、脑部肿瘤和脑血管意外、胸膜炎、心肌梗死和心包炎、尿毒症、手术后等等,顽固性呃逆会严重影响休息,给病人带来痛苦,同时会加剧病情,因此大多需要治疗。 针对顽固性呃逆,多年的临床实践已经总结和创造出了中西医多种治疗方法,本文中,笔者就多年来总结和收集到的药物治疗呃逆的方法作一归纳和详述。 1 抗精神病类药物 1.1 利他林 用法:10mg肌肉注射。一般患者能很快止住症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中枢-内脏神经的调节作用,或使膈神经过度兴奋而
3、达到抑制状态,郄氏[1]用此药治疗顽固性呃逆74例,结果,见效42例(56.7%),有效24例(32.4%),无效8例(10.8%)。 1.2 氯丙嗪 用法:25mg口服或肌注,每日3次,症状重时,可给予50mg肌肉注射,一般症状能在5min内缓解。如停药后仍很快复发,可给予100mg或20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l内持续静滴。有一组40例顽固性呃逆97%有效的报道[2]。 1.3 氟哌啶醇 方法:5mg,3次/d,呃逆停止后再用2~3天。重者可肌注5mg,也可静注2~5mg/次,以25%
4、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注入。笔者用该药治疗11例,呃逆完全缓解9例。 1.4 盐酸丙咪嗪 开始25mg,3次/d,逐渐增量,当增至150~250mg/d时呃逆完全消失,持续27~ 45天后逐渐减量,停药。 1.5 多塞平 25~50mg,3次/d,口服,见效后持续27~45天,逐渐减量,停药。董氏[3]用此药治疗顽固性呃逆68例,总有效率90%。 1.6 阿米替林 25~50mg,3次/d,口服。见效后持续27~45天,逐渐减量,停药。 2 抗癫痫、抗过动、抗惊厥药
5、 2.1 巴氯芬 用法:10mg bid或15mg tid,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待呃逆停止后再服用药5mgbid,连续服2天巩固治疗,疗程4天。陈氏[4]报告42例,均显效。巴氯芬是γ-氨基丁酸(GABA)衍生物,通过刺激GABA受体,抑制神经传导,解除平滑肌、膈肌痉挛使呃逆停止。另一方面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达到抑制呃逆中枢而制止呃逆发作,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且服用方便,疗效持久,复发性低,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新药。 2.2 德巴金 是广谱抗癫痫药,梁氏[5]用该药治疗脑卒中后
6、顽固性呃逆21例,收到95%的疗效,用法:0.5~1.0gbid,4天为1个疗程,1天起效占81%。 肌肉松弛剂唛酚生2500mg/d口服。 2.3 苯妥英钠 0.1g口服每日3次或肌注0.2g;也可200mg缓慢静注,以后口服每次100mg,每日4次。 2.4 丙戊酸钠 0.25g,口服每日2次,张氏[6]用该药治疗呃逆30例,有效85%。 2.5 卡马西平 100mg,2次/d开始,以后3次/d。 2.6 硫酸镁 25%硫酸镁10ml加入25%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注。张
7、氏[7]用硫酸镁缓慢静注治疗20例顽固性呃逆,13例用药1次呃逆得到控制,3例停药4~12h复发,再次用药呃逆终止;3例给予硫酸镁,每日2次静注,用药3日呃逆停止;1例尿毒症者治疗无效。 3 一般镇静药 通过中枢性镇静及肌肉松弛作用,缓减平滑肌、膈肌痉挛,使呃逆停止。因其使用方便且安全,因此成为临床上最常被使用的药物,如常用的安定、佳静安定、苯巴比妥、水合氯醛。 4 麻醉、镇痛药 4.1 利多卡因 用法:利多卡因50~100mg肌肉注射或加200mg+5%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
8、注,1~2次/d。余氏[8]用该药静脉滴注治疗顽固性呃逆65例,有效率高达96.9%。因其安全、高效、速效、不良反应少的优点,现已成为临床首选。 4.2 盐酸奈福泮 是一种新型非麻醉性镇痛药,具有镇痛、轻度肌松等作用。用法:100mg+生理盐水稀释至80ml,2ml/h持续静注。48h最大用量200mg。 4.3 氯胺酮 氯胺酮由于具有镇静、遗忘、镇痛和麻醉特性,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应用。用法:氯胺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