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

ID:25268029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_第1页
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_第2页
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_第3页
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_第4页
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_第5页
资源描述:

《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腓肠神经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L.编辑。作者:董忠根,魏建伟 刘立宏,郑磊,马丙栋,武文【摘要】[目的]探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的特点。[方法]2002年6月~2008年7月行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58例,其中创面合并有足跟部空洞形成者10例,创面位于跟底行皮神经吻合13例,皮瓣面积8cm×4cm~20cm×15cm,皮瓣的切取采用先显露穿支血管后游离皮瓣的方法。[结果]本组58例皮瓣中,46例完全存活,12例远端浅表或部分坏死,经换药、Ⅱ期缝合或植皮后创面愈合。经术后1

2、~34个月随访,皮瓣均外观较满意,感染控制且无复发,无慢性溃疡及压疮形成,行走功能好。[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区创面具有血运丰富,成活面积大,手术简单,成功率高,可重建保护性感觉的优点,大部分足跟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可用该皮瓣修复。【关键词】腓肠神经;外科皮瓣;足跟区;软组织缺损;修复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haracteristicsofthedistallybasedsuralneurofasciocutaneousflapforrepairingsoft

3、tissuedefectsinheel.[Method]FromJune2002toJuly2008,58casesofsofttissaedefectsinhealongthem,10casesbinedosisofthesuralnervetothecutaneousnerveofrecipientsite.Thesizeoftheflapsrangedfrom8cm×4cmto20cm×15cm.Theperforatingbarnchesofperonealarteryinfasciapedicleonthsoffol

4、loanyadvantages.Itcanofferabundantbloodsupply,largesurvivalsize,simpleoperation,highachievementrate,andreestablishmentofprotectivesensation.Theflapscanrepairalmostalldefectsinheel.  Key处;皮瓣筋膜蒂长3~16cm,宽3~5cm;皮瓣面积最大20cm×15cm,最小8cm×4cm。  1.2手术方法  采用患肢在上的侧卧位,术中可根据具体需要调

5、整体位。  受区处理:受区常规行感染坏死病灶清除术,感染严重者,放置引流管持续冲洗引流。  皮瓣设计:以术前彩超探测腓动脉最靠近创面的肌间隔皮肤穿支为旋转点,以外踝后缘与跟腱外侧缘连线的中点至腘窝中点的连线为轴心线。筋膜蒂的长度为旋转点至创面近端的距离加上2cm,宽度为3~5cm;筋膜蒂上带宽约2cm的皮桥。依创面形状和大小剪取布样,按布样大小周缘放大1~2cm后描出皮瓣轮廓。如合并有空洞形成者,则根据创面空腔大小在皮瓣上方设计筋膜皮下组织瓣,并以虚线描出。  腓动脉穿支血管的暴露:先切开皮瓣筋膜蒂上皮条的后缘及蒂部下端轴心线

6、的皮肤,真皮下带薄层脂肪组织向后锐性游离至筋膜蒂的后缘设计线;再切开筋膜蒂的后缘至深筋膜下,并沿后缘设计线的延长线切开明通道至创面;在深筋膜下从后向前游离筋膜蒂及其下方的明通道至肌间隔,并向前牵开,于旋转点附近找到肌间隔皮肤穿支。对比设计的旋转点与穿支的位置,必要时将旋转点调整至穿支处,皮瓣的位置亦相应调整。同样切开游离筋膜蒂上皮条前缘的皮肤。  皮瓣的游离及转位:切开皮瓣的上缘及其上方轴心线的皮肤,真皮下带薄层脂肪向两侧锐性游离筋膜皮下组织瓣的皮肤层;然后切开筋膜皮下组织瓣的上缘,结扎切断小隐静脉,如需重建感觉,则向近端游离

7、一定长度的腓肠内外侧皮神经,并将其带入皮瓣;切开筋膜皮下组织瓣及皮瓣的两侧,并于深筋膜下平面游离,且游离筋膜蒂至穿支处。如合并跟腱止点断裂或跟腱缺损,则以腓骨短肌腱转位重建跟腱;如创面合并有跟底空洞形成,则皮瓣远端带筋膜皮下组织瓣用来填塞空腔,控制感染;如创面位于跟底,则将腓肠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皮瓣与创缘皮肤无张力缝合。  供区处理:创面宽度<4~5cm可直接缝合,>5cm者,适当缩小创面后取皮片移植覆盖。  2结果  58例皮瓣中,46例完全存活,12例远端浅表或部分坏死,经换药、Ⅱ期清创缝合或植皮后创面愈合

8、。经术后1~34个月随访,皮瓣外观均较满意,感染控制且无复发,无慢性溃疡及压疮形成。行腓肠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的13例皮瓣,经术后平均12个月随访,均恢复保护性痛触觉,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20mm;行腓骨短肌腱重建跟腱9例,术后跟腱未发生再次断裂,行走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