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

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

ID:25248628

大小:6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9

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_第1页
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_第2页
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_第3页
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_第4页
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_第5页
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_第6页
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_第7页
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_第8页
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_第9页
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_第10页
资源描述:

《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党史研究:萎缩还是繁荣(二)(三)(七)各色人等的回忆和自述我在《党史札记》中写过三篇读后感,介绍和评论我的三位同学(记者金凤,外交官冀朝铸,志愿军战士张泽石)的自述。为什么把这些人的自述,拿到《党史札记》中来评论?他们可以算是党史人物吗?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列入“党史人物”有什么规格。我说过:把这些读后感列入党史札记,并不是主张把这几位自述者写进党史。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但党史并不只是党的文件和会议,党的领袖和英雄,而且是党员群众和人民群众斗争和命运的总体的描述,一个一个人的故事和经历未必能写进党史,而研究党史则不能不研究一个一个人的历史。正

2、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认为研究党史的人,要多读些各种人写的、写各种人在这时代中的经历的书。各种人写自己经历的书,我在《党史札记》中还提到《温济泽自述》,他是*改正的第一人。在《二〇〇四年我的读书单》中又列了《黄慕兰自传》,一位做秘密工作的老人的传奇人生,和剧作家杜高的《又见昨天》。如果开《二〇〇五年我的读书单》,还应该列上活跃的理论家吴江的《*沧桑六十年——冷石斋忆旧》,新闻和文化工沈容的《红色记忆》,曾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毛主席写信状告迟群的刘冰的《风雨岁月》和《求索:难忘的历程》,夫妇外交家章文晋的夫人张颖的《外交风云亲历记》,还要加上

3、刚读完的曾任中央电视台台长戴临风的韵言为主加上旁白的诗体自传《千韵人生》。LOcALhOST这只是就我有限的阅读范围来说的,不说挂一漏万,也是挂一漏百,挂一漏十吧。这类自述性的出版物,不容易找到汇总的书单。常常是得不到出版消息,得到出版消息也找不到购书的地方。各种出版社都出这类书,发挥多个积极性而不是只有一个积极性,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此处不出我书,自有出我书处。”但是,从读者来说,如果几个出版社,成系列地出版这类书,形成几套丛书,使各个丛书形成自己的品牌,那就更好了。已经有几个出版社这样做了。一个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百年人生》

4、丛书,其中我读过的有民主人士、廿年落难、晚年入党的叶笃义的《虽九死其犹未悔》、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韦君宜的《思痛录》、作家徐光耀的《昨夜西风凋碧树》、历史学家周一良的《毕竟是书生》、翻译家杨宪益的《漏船载酒忆当年》等多种,杜高的《又见昨天》就是其中的一种。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了一套《口述自传》丛书,我读过三种(黄药眠、文强、舒芜),还编了一种《口述历史》丛刊,已出三辑,希望丛书和丛刊能如约继续出下去。一个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也出了一套口述传记丛书,冀朝铸那本即是其中之一,我看过的还有朱正的《小书生大时代》、何满子的《跋涉者》。不知道是不

5、是因为我的消息闭塞,近年来没有听到这套丛书的下文。聚散书为丛书,持之有恒,锲而不舍,积以时日,这样的丛书在出版界读书界就会形成名牌,发挥出散书难有的效应。(八)关于自费印刷物现代排版印刷的条件比过去方便多了,社会的财富状况也比过去优越多了,所以古代有钱人自费刻书的传统,今天普通人也可以做到。有些书,出版社不出,人们就自费印出,分送友人。朱正主编的《1957:新湖南报人》,就是这样一本书,记载了那一年报纸编辑部划“*”人数占总人数比例最大(一百四十三人中五十四人打成“*”)的历史事件。五十四人中的刘皓宇,写了一本《人·鬼·人》,也是这样印出的

6、。几年前我收到中央党校一位老干部杨德修自费印出的《自写当年》。最近,我还收到不相识的李理寄来自费印出的《俺这一辈子》。这样印出的书,日渐多了起来。能自费印刷非卖的书籍,是一大开放。这叫做:“处处不出我书,我走自印之路。”但如果能由有眼光、有气魄的出版社,把那些质量高的、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书籍,公开出版发售,那就更好了。《虽九死其犹未悔》在群言出版社出版时,原定是严格限制的“内部发行”,差不多等于是自费印刷分送,到《百年人生》丛书中就公开出版了,这就是开放,这就是进步。(九)关于境外出版物境外有关中共党史的出版物据说相当多,其中有的还因身份并被

7、渲染而颇为风行。我只读过零星的几种,这零星的几种中有些我也不准备在这里加以评论。但《二〇〇四年我的读书单》里,列了两本境外出版物:高勇的《胡耀邦主政团中央》和唐宝林的《中国托派史》。我不明白,是什么缘故,这两本书不能在大陆出版。前一本有的亲历亲闻,后一本有在大陆搜集的大量档案史料。我知道,有些著作,原来也是先在境外出版,后来在大陆也出版了,如:戴煌的《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沈志华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东人民出版社)。这也是开放,这也是进步。近些年我还读了几本“两案”被审或相关人员在境外出版的基本上属于自辩性

8、质或反省性质的书。那些反省性质的书,是不是在境内也能出版?那些人的自我辩护,是不是也可以让人听听?自辩得全无反省,可以让人了解还有这样的人物和思想存在,自辩中如果包含有若干事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