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1718
大小:3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16
《pbl重症肌无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PBL重症肌无力1、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膜钙离子通道开放,钙离子内流,接头前膜囊泡前移,与膜融合破裂AC释放,AC与终板膜受体结合,受体蛋白分子构形改变,终板膜钠离子、钾离子通透性升高,钠离子内流,终板膜去极化出现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电紧张扩布至肌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产生动作电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的因素主要有四个:一是对乙酰胆碱释放的影响,其中钙离子可以促进释放;肉毒杆菌毒素有阻止释放的作用;二是对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的影响,箭毒能与乙酰
2、胆碱竞争受体;三是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脂酶从而阻止乙酰胆碱的清除,延长其作用时间。2、何谓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答:重症肌无力是因为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Ach-R)减少而引起的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病人肌肉无力的症状在早晨轻、晚间重,以及运动后加重,休息和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部分缓解。受累的肌肉依次为眼外肌、延髓肌、颈部肌肉、四肢及躯干肌肉。发病率约0.5~5/10万人口.年,估计全国每年约有新病人6千~6万人。正常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1)运动神经末端内合成乙酰胆碱,并贮存于
3、突触小泡中。每个突触小泡内均含有足量的乙酰胆碱。 (2)神经兴奋冲动到达末端时,能引起数百个突触小泡内的乙酰胆碱同时进入突触间隙,使乙酰胆碱弥散到突触后膜。 (3)两个分子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一个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的离子迁移和膜电位的产生。数百个小终板电位的叠加形成终板电位和动作电位而完成肌肉收缩。 上述传递过程中任何部位的障碍均可引起肌无力症状。重症肌无力的病因可能为:患者体内产生的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在补体参与下与乙酰胆碱受体发生应答,使80%的肌肉乙酰胆碱受体达到饱和,经由补体介导的细胞
4、膜溶解作用使乙酰胆碱受体大量破坏,导致突触后膜传导障碍而产生肌无力。在80%~90%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中可检测到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抗体,而在其他肌无力中一般不易检出,因此对诊断本病有特征性意义。正常的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T细胞可介导免疫耐受,以免发生自身免疫反应,而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由B细胞在增生的胸腺中产生。重症肌无力患者中,胸腺几乎都有异常,10%~15%重症肌无力患者合并胸腺瘤,约70%患者有胸腺肥大,淋巴滤泡增生。 另外,在胸腺中已检到乙酰胆碱受体亚单位的mRNA,在正常和增生的胸腺中都能发现具有横纹并载
5、有乙酰胆碱受体的“肌样细胞”,因此推测在一些特定的遗传素质的个体中,由于病毒或其他非特异性因子感染胸腺后,导致“肌样细胞”表面的乙酰胆碱受体构型发生变化,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乙酰胆碱受体抗体。胸腺激素在正常情况下促进T辅助细胞的分化,但长期过量合成可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可能发生重症肌无力;终板乙酰胆碱受体抗原免疫原性的改变也是可能的诱发因素。 重症肌无力患者,常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贫血和天疱疮等,也提示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病。重症肌无力患者HLA基因型(B8
6、、DR3、DQB1)的频率较高,提示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3、为什么溴吡斯的明能治疗重症肌无力?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治疗方法?答:为可逆性的抗胆碱酯酶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破坏减少,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积聚,出现毒覃碱样(M)和烟碱样(N)胆碱受体兴奋作用。此外,对运动终板上的烟碱样胆碱受体(N2受体)有直接兴奋作用,并能促进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提高胃肠道,支气管平滑肌和全身骨骼肌的肌张力,作用虽较溴化新斯的明弱但维持时间较久。◆重症肌无力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1)抗
7、胆碱脂酶类药物:如口服吡啶斯的明,溴化新斯的明。 (2)极化液加新斯的明0.5-2.0mg,地塞米松5-15mg静滴1次/日,10-12次为一疗程。 (3)免疫抑制剂:根据免疫功能情况分别应用:如①口服强的松。②静滴环磷酰胺。③硫唑嘌呤。 2.胸腺治疗:可考虑胸腺切除术,或钴60作放射源行胸腺放射治疗。 3.血液疗法:有条件时可使用血浆替换疗法。4、重症肌无力会遗传吗?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很严重的免疫性疾病,患有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会失去肌肉收缩的功能,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河南省现代肌病研究中心专家介绍
8、:大约12%~20%患重症肌无力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患重症肌无力,通常出生时即有体征,但偶尔拖延12~18h,常合并吸吮困难和下咽困难,哭声无力,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是主要的病因。抗体在胎血中不断降解破坏,临床症状也就相应好转,故此型称为暂时性的,其症状多在3周内自然消失,当逐步减少药物用量或停药,未发现复发的危险。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