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51207
大小:62.5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8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目标定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目标定位摘要:高职院校在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应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学会做事又学会做人。因此,应结合高职教育与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具体分析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基本内容。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目标定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目标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有其明显的个性,主要培养合格(或者说是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也有特殊的侧重点,其主要任务是将人文教育的养分有机地渗透到科技教育活动之中,在高职学生成长为合格技术
2、应用型人才的发展过程中,提供“绿色”的生长食粮。鉴于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尽可能地满足高职学生成长的自由性、发展的全面性、存在的主体性、成才的多元性需求,教育和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完整的人格。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满足学生自由成长的需要自由成长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基本人权,也是人类生命体存在的天然方式,成长的自由性主要体现在人的身体与心灵充分自由的发展,强调发挥人的天性潜能。自从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而且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二者共同导致就业竞争愈演愈烈,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职院校在高校
3、中的实力排序没有优势,毕业生的起点相对较低,一般情况下高职毕业生在与其他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位置。为了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摆脱就业竞争弱势,大部分高职院校围绕发挥自身的职业技能优势,采取了一些举措。一是通过校企联合,开展“订单式”培养;二是加大职业技能教育的权重,缩短理论教育的时间,增加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课时;三是与劳动部门推行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倡导学生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力图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促进毕业生就业上岗。高职院校的上述举措虽然或多或少带有教育功利性倾向,但在当今市
4、场经济条件下无可厚非,只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成长的自由性,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不是所有学生都愿意或者能够作为“订单”产品推荐给用人单位,也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通过职业技能考核后持证上岗就业。因此,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增加有关学生成长自由性的人文教育养料,避免教师和学生落入为就业而教学和学习的纯职业化功利性教育的樊篱。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首先,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要求。当代高职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承载者,一个人的创新能
5、力取决于其综合素质,因此,高职学生必须全面发展,积淀宽厚的综合素质,积蓄与锻炼创新能力,成为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才能肩负起创新立国的历史重任。其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其今后生存的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型、劳动型人才,其劳动主要是与高新科技紧密联系的技能型劳动与创造型劳动,处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时刻适应科技进步与发展,不断提高自己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操作技能,并对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调整、更新,以适应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高职人才的价值是通过技术与能力体现的,这种技术与能力的
6、获得无不与人的综合素质的储备相联系,无不与学生时代的全面发展相联系。因此,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关心学生将来的生存与进步,也直接关乎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能否实现。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较普通高校毕业生而言,高职院校(尤其是工科类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主要将从事具体的技术工作,长期处于单一枯燥的技术工作环境,容易使人忽视自身的主体性,成为环境的“客体”,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识与内化自身存在的主体性,树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学生在尊重自己存在的同时
7、,也要尊重他人的存在,既要珍惜和热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关爱和敬畏他人的生命,既要克服生命渺小虚无的心理倾向,又要防止极端自我心态的产生。要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善于从单调的工作环境中寻找乐趣,同时培养民主、平等的人际交往态度,增强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建立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应与科技教育有机结合,满足学生成才的多元需求人的全面发展绝非平均发展,高职院校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需要和可能选择某个职业方向重点发展,造就自己的专业技能特长,使学生多元化成才。首先,就单个个体
8、而言,由于先天素质与后天环境影响的不同,在生理、心理、社会性方面的潜能存在着差异,形成了个体特有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品质,即个性,全面发展既要为学生的整体素质考虑,使学生达到社会人的基本素质水准,又不能抹杀个体个别发展的需要,应满足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