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之探究

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之探究

ID:25138767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之探究_第1页
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之探究_第2页
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之探究_第3页
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之探究_第4页
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之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之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素质教育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之探究文/李素珍【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学科教育教学的“主旋律”,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归宿”。小学数学教师应采用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锻炼和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和品质,实现教学互动共同进步。..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运用探究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学科教育教学的“主旋律”,也成为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根本“归宿”。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技能,高尚学习品质,已成为教学工的根本任务和重要使命。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选择和实施教学方式方法,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的

2、目标要求,锻炼和培养学习对象的学习技能素养。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积累期,教师应该紧扣学生学习实际,围绕能力培养要求,采用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或教学手段,锻炼和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和品质,实现教学互动活动在有效教学策略中共同进步。本人现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运用进行简要论述。一、实施情境性教学策略,激发小学生能动学习潜能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对学习对象内在情感、主动意识,产生激励和促动功效。小学生总是对贴近生活实际,情感规律的教学氛围充满兴趣和欲望。素质教育提倡,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愉快的学习。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能够将内在学习情感,转化为外在的学习

3、实践行动。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新改版的数学教材所呈现出来的显著生活特性,浓厚趣味特点,生动丰富特性,设置出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贴近学生的认知内在规律,促发学生主动能动参与教学活动。如小学数学学科生活性特征显著,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现实案例“感兴趣”的特点,设置现实生活案例,让学生对教学氛围产生“亲近感”,能动学习潜能有效激发。又如数学学科历史发展悠久,在其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趣味生动的名人轶事或有趣问题,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性数学问题,呈现趣味生动教学氛围。在“假设法解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设置出我国数学典籍《孙子算经》中有关鸡兔同笼的趣味

4、数学问题,营造出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情感。二、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锻炼小学生动手实践技能动手实践,是获取知识内涵、方法技能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素质教育下,培养小学生动手实践的技能素养,是其能力培养目标之一。小学生具有能动的学习探知欲望,但又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因素的制约的影响。加之小学生探究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还没有完全形成和树立,需要教师发挥教学主导作用,进行深入有序的引导和指导。因此,教师应该提供学生动手实践的良好载体,重视探究实践活动过程的指导,将传统的学生探究为主的单向活动,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双向活动,教授学生有效探究实践的方法技能,提

5、升学生高效探究实践的学习素养。如在“简单应用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出“有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探究情境,教师指导学生根据问题条件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学生认为:“此题应先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根据题意,早上5时到下午3时,经过了10小时,两地的距离为120×10=1200(千米),到下午5时,经过12小时,所以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1200÷12,解决问题”。最后,师生共同探寻归纳出解题策略:“掌握相遇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距离,

6、距离÷时间=速度”。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认识了问题设置意图,掌握了解题思路,领悟了解题规律,提升了实践探究技能。三、实施讨论式教学策略,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统治者”,在课堂教学中“家天下”,经常以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讨论”,导致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其中,出现学习对象“不愿讨论”或“不善讨论”的现象,影响了学生“说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素质教育倡导课堂教学师生地位的平等,提供学生个体合作讨论和表达见解观点的时机,做好讨论探析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利用数学语言有序、深入、全面

7、表达见解观点的能力。如在“求几个数的最大公公因素”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出“把两根分别长24分米和30分米的木料锯成若干相等的小段而没有剩余,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某一问题的解答过程,组织学生个体进行小组合作探析讨论活动,学生通过合作探析解题过程后认为,该问题解答中时“把两根分别长24分米和30分米的木料锯成若干相等的小段而没有剩余,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教师引导其他学生个体进行再次巩固讨论活动,表达自身对辨析讨论的观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良好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习惯。四、实施案例式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生思维辨析能力问题案例已成为数学学科内涵要义的“代言”,更为

8、教师进行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