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设计

ID:25122447

大小:6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8

有效教学设计 _第1页
有效教学设计 _第2页
有效教学设计 _第3页
有效教学设计 _第4页
有效教学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效教学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效教学设计[有效教学设计]和大家分享这篇日志,我的看法是:有效教学设计原文潍水岸边2010年11月28日,在江苏南京听了南京师大教科院吴永军教授关于有效教学设计的报告,深受启发,有效教学设计。关于有效教学的设计,他说:一、教学目标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1、目标要全面,不能唯知识(三维目标要统一)2、要清晰、明确、具体,即要尽量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陈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表述,一般包括四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本身、行为条件、行为结果。行为主体:即谁能完成所预期的行为,通常指学习者。规范的教学目标的开头是学生应当…;学生能够…(学生两字可省)行为本身

2、:指达到目标的具体学习行为,一般用行为动词来加以描述,如:写(列、认)出、辨别、比较、对比、指明、绘制、背诵等;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习者学习结果产生的有关情境或条件,分三种类型:一是对辅助手段的说明,二是对时间限制的说明,三是对完成行为情境的说明(如在课堂讨论时);行为结果:指行为产生的结果,如能理解300个词语。3、因材设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组织要精当教学内容组织要精当包括四方面问题:一是内容选择和加工,二是基于整体思路的问题筛选,三是内容要考虑学生的多元学习;四是内容呈现。三、教学方式方法选择要贴切在选择方式方法的标

3、准上,一般要符合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以自主?合作?探究作为方式方法选择的基本参照。二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三是要符合学科特点,即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要因科而异,根据学科的着重点来选择。(如语文,离开了朗读,有效感悟就难以想象;思品没有了体验就不会有有效教学。)四是要符合学生实际,如学生年龄、能力、心理发展水平等是选择方式的重要基础。五是要符合教师个性,力戒千篇一律。四、教学评价要完善在教学评价上应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多元性、主体性的统一。1、发展性发展性是指在评价观念上,确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评

4、价的基本观念,即让一切评价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2、过程性过程性是指,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的做法,在评价对象上,既要评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要给予适度评价,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从评价方法上讲,档案袋评价法是过程性评价的一种有效形式。3、多元性多元性主要是指评价方法和手段多元化,即改变单一化倾向,除了考试、测验及作业以外,还应设计多种方法,如档案袋评价法、研讨法、游戏化的竞赛、自由创作、答辩等,这些都是有效的评价手段,教案《有效教学设计》(..)。4、主体性主体性是指在评价

5、主体上,应确立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面广量大的过程性评价中,充分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教学的评价。总之,当前最能体现三个有利于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即最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最能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有利于被学生认同和喜欢、最能有利于教师获得成功体验并逐步成长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关于问题筛选,他指出: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动力,实际上,课堂的不断前进过程就是学生对一个个问题决的过程。因此,设计有效的问题尤其重要。问题要具有生活性、思维性、互动性,精炼性。关于思维性:就问题本身思维程度而言,我们一般可以根据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中认知领域的分类,把问题分成知识类、

6、理解类、运用类、分析类、综合类、评价类。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或测验中,过度地强调了前两个类别:知识(记忆)和理解(材料的转化),很大程度上忽略涉及复杂思维的后四类的培育。我们教材上的问题经常是知识类问题,如《音乐之都维也纳》课文后第四题: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看似分析性问题,但却是一个知识类问题;可以转化成评价类问题。如:《人类的老师》是关于仿生学的,问学生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在小组里和同学们交谈(这是事实性问题,只是搜集事实,扩大一些知识面,最多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但如果

7、发挥孩子的梦想,问:你能否通过仔细观察某个动物,设想一个仿生学的产品?(这就是综合性创造性问题)。(同样,关于上海世博的知识考核,就可以有不同问法,发展学生的不同能力)就问题解决来讲,提出问题后,若是学生回答不出或答得不对,不要简单地告诉,而是可以提供相关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的观察或对比自主建构;或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里其实涉及到一个新课改理念下教学(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是像以往那样简单地告诉、灌输给学生,还是由学生自主建构。1、学生关于世界的现有观念(有关知识)并不总是能够通过直接讲授(告诉)的方式加以传授的…在教师的指

8、导下,学生可以亲自体验知识建构的过程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