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30640
大小:55.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高职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渗透及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渗透及培养【摘要】高职物理教育中,要有意识地挖掘出物理学中的人文思想,并把它与物理知识相融合,更多地关心“人”和“人文”,使我们的物理教育富有生机和人性。【关键词】物理教育;高职;人文精神;渗透;培养长期以来,高职物理教学多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播而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致使人文精神失落、价值理性渐微。如今社会上信仰丧失、道德滑坡、身心失调等现象不为罕见,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物理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科技进步,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广岛、长崎的核爆炸等人类的灾难。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
2、人文精神教育已成为现今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高职物理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以追求真、善、美等高尚的价值理想为核心,它涵盖了人类个体的思想、情感、信念、意志和能力等诸多因素,是对人类自身的完善提高和终极关怀。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以人为本:展示人的个性,塑造人的心灵,贴近人的生活。要充分体现高职物理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物理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物理学科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素材,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更多地关心“人”和“人文”,适时进行渗透,使我们的物理教育富有生
3、机和人性。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着积极的意义。二、高职物理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策略教学策略就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程序、计划和采取的措施。它主要包括教学过程、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选择、师生关系的处理等。物理教学中为实现培养人文精神的目标,应采取以下一些基本策略: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用心体验,是人文精神
4、培育的有效途径。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要由过去面向结论的学习模式,转变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模式.2.从物理学思想和方法上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及其思想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精神境界。就物理学来说,日心说粉碎了宗教神学存在的基础,从而使人们摆脱了“神”的束缚而为尽情展现多彩多姿的人性提供了科学基础。伽利略和牛顿奠基的经典物理,使人类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变幻是有规律且可认识的。到了十八世纪末,人类对宇宙体系的研究已使人们认识到太阳并不是宇宙的中
5、心,使“权威象征中心”的思想受到挑战;人类的精神世界开始挣脱传统意识的桎梏,萌生宇宙万物平权且有秩序、有组织的观念。在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统治世界或人类应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认识已被放弃,代之的是,人类的智慧应表现在人类能设法保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平衡与和谐发展。1.科学史对人文教育起到了桥梁作用物理学发展史告诉人们,一个重要的物理学定律或定理的产生往往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成果。但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
6、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因此,?对现有知识的历史考察,可以把发现的本质放在更真实的背景下,并且从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的高度把有关的内容组织起来,注意加强物理学的人文色彩,并注意突出物理学的思想性和哲理性,从而使学生得到超过定律和公式的许多启示。”在科学研究活动中,虽然只是部分物理学家和发明家的研究直接源自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如卡诺为提高蒸汽机效率而研究出卡诺循环,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等等;但几乎所有的物理学家都关心研究成果要应用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不要用于邪恶的用途。他们运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反
7、对战争,保卫和平,关注社会、人民、正义和公正,使科学家的道德显示着耀眼的人文精神光辉。如玻尔在二次大战后一直致力于促进核能的和平利用;爱因斯坦对美国使用原子弹强烈不满,二次战后全身心地投入废除所有核武器的运动。在自身科学研究之外的社会活动以及个人生活中,众多物理学家的行为仍然表现出对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人类的和平发展与对普通民众的关注和关怀,使他们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表现出感人的力量。例如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曾在一次大战期间亲自用X射线为伤员做诊断;爱因斯坦乃是一位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他为反对
8、专制和侵略战争,为争取民主、进步和世界和平进行了长期勇敢的斗争。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物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整合,已成为时代精神的必然选择。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仅授给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健全人格和高素质的人才。参考文献:[1]丁永忠.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04期.[2]高亚非现代教育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求实》,2000年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