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可行性和临床效果观察

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可行性和临床效果观察

ID:25015699

大小:57.0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可行性和临床效果观察_第1页
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可行性和临床效果观察_第2页
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可行性和临床效果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可行性和临床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可行性和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应用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治疗宫颈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收治宫颈肌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采用常规开腹宫颈肌瘤剔除术为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为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宫颈肌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操作时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宫颈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抗生素类药物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对患有宫颈肌瘤的患

2、者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非常明显。关键词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宫颈肌瘤治疗本次研究对宫颈肌瘤患者应用宫颈肌瘤剔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宫颈肌瘤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已婚27例,未婚9例;未产妇12例,经产妇24例;年龄21〜46岁,平均(30.6±1.3)岁;患病时间1〜6年,平均患病时间(2.4±0.7)年。治疗组中已婚26例,未婚10例;未产妇14例,经产妇22例;年龄(23〜45)岁,平均(30.4±1.2)岁;患病时间1〜7年,平均患病时间(2.5±0.

3、6)年与此次实验的所有病例在年龄、性别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具有可比性。方法:⑴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宫颈肌瘤剔除术。⑵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宫颈肌瘤剔除术,具体措施:①宫颈前壁肌瘤:首先将膀胱子宫腹膜切开,下推患者膀胱,向上、向后顶举子宫,尽可能的使肌瘤能够在视野中清楚地看到,并且与膀胱分离;②宫颈后壁肌瘤:将子宫直肠陷凹腹膜剪开,向上、向前顶举子宫,尽可能的使肌瘤能够在视野中清楚地看到,并且与直肠分离;③宫颈侧壁肿瘤:将阔韧带前叶或后叶腹膜剪开,在此过程中要注意输尿管,向上、向对侧平举子宫,尽可能的使肌瘤能够在视野中清楚地看到,并

4、且与输尿管分离。在切时沿肌瘤的最突出处进行纵切,长度应该略小于肌瘤的最大径,深度应该保证能够达到肌瘤表面,正常子宫肌层切开后会自然收缩,肌瘤暴露。左手紧抓肌瘤向外牵拉,使肌瘤与肌层的界线充分暴露,右手在包膜内将肌瘤边剥离,边止血边对肌瘤进行分离处理,电凝切断,剔除肌瘤置子宫直肠窝[1]。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宫颈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术后抗生素类药物应用时间、宫颈肌瘤治疗效果、术后住院接受治疗时间、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疗效判定标准:①临床治愈:下腹疼痛等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术后检查显示肌

5、瘤已经完全剔除,宫颈形态和功能恢复正常;②有效:下腹疼痛等症状表现明显好转,术后检查显示肌瘤体积缩小程度超过50%,宫颈形态和功能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③无效:下腹疼痛等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好转,术后检查显示肌瘤体积缩小程度没有达到50%,宫颈形态和功能仍然存在明显异常[1]。统计学处理:研究期间所得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采用(x土s)的形式对所有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