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

抽动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

ID:24978208

大小:6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抽动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_第1页
抽动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_第2页
抽动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_第3页
抽动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抽动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抽动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高媛媛(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003)【中图分类号】R749.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183-01【摘要1木文通过对近年来抽动症发病原因的相关研宄进行综合阐述,以期对该病的治疗拓宽思路。【关键词1抽动症发病原因影响因素抽动症,即抽动障碍(ticdisorder,TD),乂称抽动一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多在儿童时期发病,临床表现以慢性、波动性、多发性运动肌快速抽搐,并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为特征的神经精神疾病。抽动可随病情进展逐渐多样化,并可于情绪紧张时加重,入睡后消失。TD

2、起病多在2—15岁之间,男孩发病率较女孩约高3倍,病程持续时间长,可自行缓解或加重。TD井患病现象明显,常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但患儿智力不受影响。约85%的患儿有拔毛癖等轻中度行为异常,约半数患儿可同时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即多动症,并可伴发精神分裂症、偏头痛、腹痛、睡眠障碍等疾病,引发学习网难、个性发展、社交障碍、焦虑及抑郁等多方面危害,对其H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引起患儿生活质量下降。关于TD的发病原因,综合近

3、年来国内外研究,目前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国内外大量关于家系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TD具有明显的家族易感性,但其只体基因定位及遗传方式均尚未明确。近些年来,研宄者相继提出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不完全、主基因传递效应、杂合子的外显度低于高危纯合子外显度的附加模式、遗传印迹以及多基因遗传等遗传模式[1],但0前都尚无定论。1.免疫因素国内外学者多认为病菌感染后产生的自身免疫反应带来的损害可能导致抽动的发生,苏中以对A组溶血性链球菌(GAS)感染的相关研究最多,如与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儿童自主免疫神经精神障碍学说,即PANDAS学说[2]。提示

4、中枢神经组织的损伤可能会参加或促进自身免疫应答机制的激活,抑或感染妇的自身免疫疲答过程直接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2.微量元素实验表明铅能对人体的基因产生影响,特别是对脑、骨髓、肺、肝细胞的影响较为明显,故铅过量吋可直接通过基因对人体的多个系统产生影响[3]。TD患儿的血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其铅中毒的发生率也较正常儿童明显升高。iL经排铅药物治疗后,其血铅含量下降与抽动症状的减少水平呈正相关。此外,TD患儿的缺铁、缺锌也与其抽动症状有关。因此,微量元素的过量或缺乏均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发抽动。4.社会心理因素临床研究发现,TD

5、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多低于正常儿童,且其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与抽动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TD患儿的主观生活质量受到年龄、家庭结构、父母文化程度、家长心理健康状况等多方面的影响[4],心理压力大、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长不良情绪等不良环境因素会使患儿出现紧张甚至焦虑、抑郁等情绪,使其生活质量下降,抽动症状加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抽动患儿的家长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且与患儿的焦虑等情绪呈正相关,因此,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情绪和心理也对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4.神经解剖因素影像学研宄发现,TD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存在解剖和发育的异常,苏病变主要集中

6、在额叶皮质、基底节、边缘系统等部位。功能影像学显示,TD患儿的额叶、顶叶、颞叶活性较正常儿童增加,而大脑基底节神经元活性降低,基底神经节部位的异常,可能与TD的发病有关,冋吋也可能是导致多种其他精神疾病的病理解剖学基础。0前多数学者认为TD的发病以基底节为中心,与前额皮质及基底节等部位发育异常有关,为苏大脑皮质一基底节一丘脑一皮质神经环路(CSTC)的结构及功能发生异常所致[5]。5.损伤因素多数儿童吋期发病的神经精神疾病多与围生期有关,因为此期为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关键。母亲在孕期受到惊吓、情绪紧张、抑郁、营养不良等因素都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同

7、样,因各种围生期异常而造成出生吋患儿的缺氧窒息,也会使儿童发生神经系统疾病的几率增加。6.其它临床观察得出,接触过敏原、使用变态反应的药物、季节性变态反应都会加重患儿的抽动症状。且多数TD患儿喜欢食用洋快餐、膨化食品、甜食、碳酸饮料等,而其中含有的咖啡因、添加剂、甜味剂成分都与TD症状的加重呈正相关。冇研究报道,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中枢兴奋剂、抗癫痫药物等都可能导致TD的发生,而各种化学物品中毒也可能引起抽动[6]。综上所述,TD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苏疾病的发生与进展与多种因素相关,任何一种因素都不能单独、特异地解释TD的发病原因与临床

8、表现。因此TD的发生是遗传与非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苏治疗可通过对相关影响因素作用的干预来减轻症状,减少疾病的发生。参考文献[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