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巴比妥对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突触重组和认知发育的影响

苯巴比妥对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突触重组和认知发育的影响

ID:24945375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苯巴比妥对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突触重组和认知发育的影响_第1页
苯巴比妥对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突触重组和认知发育的影响_第2页
苯巴比妥对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突触重组和认知发育的影响_第3页
苯巴比妥对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突触重组和认知发育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苯巴比妥对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突触重组和认知发育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苯巴比妥对癫大鼠海马苔藓纤维突触重组和认知发育的影响作者:陈燕惠,陈文雄,陈珊,郑耀辉,王丽【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妥(PB)对不同发育期癫大鼠海马内苔藓纤维(MF)发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F发芽现象、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可使P25、P60组大鼠海马内MF发芽现象加剧,伴学习、记忆成绩明显下降,PB可加剧这一现象。PB对未致大鼠海马内MF发芽现象和学习记忆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海马MF突触重组是PB影响不同发育时期癫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重要原因。【关键词】苯巴比妥;癫;认知;苔藓纤维,

2、海马;大鼠  癫发作与抗癫药物是影响癫儿童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神经纤维突触重组不仅对癫的发生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认知功能也有显著影响。笔者利用不同发育期大鼠红藻氨酸(KA)致模型观察传统抗癫药苯巴比妥(PB)对海马内苔藓纤维(MF)发芽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1材料和方法  1.1动物雄性L),如见到棕褐色的色素带,提示海马内MF发芽。采用计算机显微图像分析系统(HPS-2000,华海公司)定量测定染色颗粒的光密度(D)。每一检测区各测3张脑片,求均值,作为该标本的平均D值。  1

3、.5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  2.1自发癫发作现象A组:实验期间P5、P15组均未见自发癫发作,P25、P60组在KA注射10d左右[(10.5±2.4)d]自发癫发作,发生率分别为20%(2只)和40%(4只),随着年龄增长自发癫发作比率增高(χ2=8.628,P<0.05)。B组:P5、P15、P25组均未见自发癫发作,P60组有1只(10%)自发癫发作。B组自发癫发作现象明显减少(χ2=3.914,P<

4、0.05)。C、D组无自发癫发作。  2.2被动回避学习成绩见表1。  2.3海马齿状回(IML)改变(图1,表2)有自发癫发作MF发芽程度(76.2±7.3)较无自发癫发作(55.2±8)明显(P<0.001)。  表1各组跳台成绩比较(略)  与D组比较,*:P<0.05,**:P<0.01(下表同).  A.红藻氨酸致;B.致后注射苯巴比妥;C.未致注射苯巴比妥;D.致后注射生理盐水。1.P5;2.P15;3.P25;4.P60.  图1大鼠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现象(

5、Timm染色×400)(略)  表2各组海马齿状回MF染色颗粒光密度(略)  与A组比较,#:P<0.05,##:P<0.01.  3讨论  3.1海马内MF发芽是癫发作基础KA是脑内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谷氨酸的结构类似物。海马CA1、CA3区含有丰富的高亲和性的KA受体,使该区成为KA选择性损害的主要部位。在KA诱导的癫过程中,KA首先损害齿状回门区的中间神经元,从而降低了颗粒细胞的抑制性,增加颗粒细胞对传入刺激的兴奋性,引起颗粒细胞过度兴奋,继而诱导突触的重组,而产生海马内MF发

6、芽现象。由于MF为兴奋性氨基酸能神经纤维,因此MF发芽意味着海马内局部抑制性环路变成兴奋性环路,研究表明这种异常神经回路是癫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4-5]。实验可见,KA致对P5、P15海马内MF发芽现象的影响较P25、P60轻,且自发癫发作少。有自发癫发作大鼠海马内MF发芽现象较无自发癫发作大鼠明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