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分析

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分析

ID:24910171

大小:61.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分析_第1页
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分析_第2页
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分析_第3页
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瘢痕子宫再妊娠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妊娠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90例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再次剖宫产,观察组行阴道试产,对比两组分娩成功率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分娩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子宫破裂率均低于对照组,胎儿体质量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瘢痕子宫;再妊娠;成功分娩;子宫破裂DOI:10.14163/j.cnki.ll-5547/r.2015.27.200瘢痕子宫是指经过剖宫产

2、手术或其他手术操作的子宫,往往会留有一定的瘢痕,若在瘢痕处再次妊娠,即为瘢痕妊娠,属于一种处理难度较大的异常妊娠。瘢痕对患者孕期、分娩及预后各方面都有很大影响,瘢痕子宫再妊娠常表现为胎盘前置、产后出血等症状[1],分娩过程中则可能会引起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母婴安全,所以必须选择有效的分娩方式,以降低分娩风险。本院对阴道试产效果与再次剖宫产疗效作了分析对比,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瘢痕子宫再妊娠产妇,均有过1次剖宫产史

3、,采取子宫下端横切口,且为剖宫产后首次妊娠。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等症状,经检查全部确诊。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23〜38岁,平均孕周(38.54±1.27)周,距离上次剖宫产1〜3年。其中孕育第2胎36例,第3胎9例,上次剖宫产前22例有人工流产史;观察组年龄24〜36岁,平均孕周(38.20土1.66)周,距离上次剖宫产1〜4年。其中孕育第2胎34例,第3胎11例,上次剖宫产前20例有人工流产史。两组产妇年龄、产次、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观察组行阴道试产指征:上次剖宫产未被纳入产科指征,预估胎儿体质量>3500g,胎儿稳定,没有新并发症。按照Bishop评分法判断产妇宫颈成熟度,7分产妇则选择人工破膜方式,对产妇乳头加以刺激,并借助适量的缩宫素起到良好的宫缩效果[2]o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产妇血压、心率、胎儿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有子宫破裂、血尿、胎儿头部下降等症状,应及时予以相应的处理;第二产程禁止使用负压,可通过有效的助产促进第二产程。随着胎盘分娩,检查产妇出血情况及瘢痕处是否出现其他异常。1.2.2对照组行再次剖宫

5、产指征:胎儿窘迫、骨盆狭窄、骨盆畸形、过期妊娠、胎盘前置等,产妇要求绝育或主动要求行剖宫产术。剖宫产流程及要求均按照常规剖宫产术的标准进行。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分娩成功率和术后情况,其中术后情况包括产妇子宫破裂、产后出血、胎儿体质量、住院时间等指标。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o2.2两组产妇术后情况对比观察组3例产妇出现子宫破裂,发生率为6.67%,产后平均出血量为(185.3

6、6±33.84)ml,胎儿体质量(4.25±0.94)kg;对照组13例产妇出现子宫破裂,发生率为28.89%,产后平均出血量为(512.90±207.51)ml,胎儿体质量(3.42±0.83)kg。观察组母婴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