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论文-润物无声的高中音乐德育

音乐论文-润物无声的高中音乐德育

ID:24886336

大小:52.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音乐论文-润物无声的高中音乐德育_第1页
音乐论文-润物无声的高中音乐德育_第2页
音乐论文-润物无声的高中音乐德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音乐论文-润物无声的高中音乐德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音乐论文-润物无声的高中音乐德育润物无声的高中音乐德育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是因为音乐本身帶有情感,而这种情感可以渗透,对人的品德情操进行陶冶,从而实现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高中音乐教育实质是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品德方面的教育,使课程符合新课标“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一、高中音乐教育中德育的功能特点1.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音乐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其中合唱形式要求每一个歌唱者之间、歌唱者与演奏者之间都要进行积极的配合,这样才能共同完成一首曲目。在演唱时,每个人都要认真完成自己的部分,并且要与他人进行

2、协调配合,这种集体间的合作锻炼了每一个人的合作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2.音乐教育可以调适学生的情绪。不同的音乐可以带给人不同的心情。舒缓的音乐可以使人平复心情,优雅的音乐可以给人带来舒适的感受,激昂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潮澎湃,和谐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愉悦。音乐教师要多运用音乐来调节学生的情绪,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3.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通过欣赏高雅的音乐,学生能体会什么是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保持局尚的道德情操,提局品位。当前有一部分流行音乐歌词低俗,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高中

3、音乐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的审美观,摆脱流行音乐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用高雅经典的音乐来感染学生,帮助他们提升品位,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二、在高中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理念的策略1.通过歌曲自然渗透,培养爱国情操。教师在通过音乐教材进行德育渗透时,应注意将德育内容与学习的内容自然且合理地结合起来,不能生搬硬套,这样会使学生反感。说教是最不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只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流露出爱国的感情,这种感情才是真实的。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爱国的歌曲,如《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我爱你,中国》等都表现了作者强烈

4、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学习歌曲时,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内涵、时代背景、作者的坎坷经历,使学.生体会到在当时那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下,作者依然坚守着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在音乐中欣赏歌曲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激发学生的爱国豪情,让学生领略歌曲中祖国大好河山风光的壮美,从而产生自豪之情。2.通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珍惜真情。通过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体会生活、观察生活、珍惜生活,懂得珍惜亲人朋友对自己的关爱,从而帮助他们善待身边的每个人,学会关心长辈,真诚对待朋友。这些品质可以通过在音乐课上欣赏赞颂真情的音乐来培养。例如可以让学生欣赏《友谊地久天长》,通过优美的

5、旋律来感染学生,使学生感悟其中的真挚情感,让舒缓的音乐如清泉一样浸润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友情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懂得珍惜友谊。3.借助榜样的力量渗透德育理念。音乐中有很多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和歌颂,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这些音乐背后所蕴藏的感人事迹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对这些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有更深的体会。通过挖掘音乐背后的榜样人物,用他们的感人事迹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既能欣赏到优美的音乐,又能受到英雄人物的鼓舞。同时音乐教师也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总之,音乐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一首优美的歌曲可以洗涤人的心灵。教

6、师要把握音乐的内在精神,用积极向上的歌曲来为学生的心灵指路,成为学生的心灵向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