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

ID:24867822

大小:7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_第1页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_第2页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_第3页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江苏苏州215104【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CUO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和辅酶Q10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心肌酶谱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临床疗效和心肌酶谱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磷酸肌酸钠;辅酶Q10;病毒性心肌炎【中图分类号】R542.2+

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056-01病毒性心肌炎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由病毒感染直接侵犯心肌以及由其引起的免疫炎性反应所致,儿童和青少年多见,症状可轻可重,重者可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猝死等,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牛.活质量【1】。木文采用磷酸肌酸联合服用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观察用药效果,以探讨联合用药的临床实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实用心脏病学》中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因心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中选取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3、的患者64例,患者年龄范围为15-52岁,平均年龄为(28.4±3.9)岁。按年龄、病程将临床条件基木相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2例为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32例为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7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程度、病情轻重、临床表现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常规综合治疗:卧床休息、吸氧、高营养高蛋白饮食,根据症状使用抗心律失常、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代谢等药物。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磷酸肌酸钠lg/次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辅酶Q10胶囊,10mg/次,3次/d,疗程2周。1.3观

4、察内容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实验室检查记录患者心肌酶谱变化。1.4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心肌酶谱变化较治疗前减少〉9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心肌酶谱变化较前减少>50%但<9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心肌酶谱变化较前减少<50%。总奋效率=(治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情况,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5见表1>2.2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的心肌酶谱CK、CK-MB、LDH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冇显著性改善,II观察组的CK、CK-MB、LD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心肌炎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一个疾病,多由心肌细胞直接损害和病毒触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而造成[2】。病毒侵袭的结果是大量氧自由基的生成,引发细胞膜内脂质过氧化损伤,使心肌细胞缺血和炎性细胞浸润,产生火量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使K细胞膜通透性增加,钙超载,及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坏死,导致心悸、胸闷、乏力及心肌酶增高等表现

6、[3-4]。S前无特效药物治疗,现主要采取内科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吸氧,抗病毒治疗,改善心肌代谢以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磷酸肌酸钠是一种能量的缓冲剂,可以为机体提供大量的外源性ATP,维持体内三磷酸腺卄水平,其还冇抗过氧化的特性,稳定细胞膜,减少细胞损伤等作用,经临床观察,对受损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5】。而辅酶Q10是线粒体内呼吸链的重要组成之一,尤其是心肌细胞,参与心肌细胞氧化磷酸化及能量生成的过程,明显改善心肌收缩力,辅酶Q10还冇直接的抗氧自由基和膜稳定作用,可保护、修复线粒体膜磷脂损伤,维持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的完整,防止钙超负荷的作用[6]

7、。总之,本研究表明磷酸肌酸钠联合辅酶Q10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显著改善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心肌酶谱,改善心肌损失,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谭忠友,肖祥彬,易岂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9,38(7):866一868.[2】余红,韩淑英,包巨太,等1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进展[」]1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2770.[3]LimBK,ChoiJH,NamJH,eta.IVirusreceptortrapneutralizescoxsackievirusinexperimentalmurin

8、eviralmyocarditis[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