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848078
大小:62.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大类专业中职课程标准的开发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类专业中职课程标准的开发研究【摘要】介绍江苏省中职课程标准研制开发情况,提出了加强教学活动组织、完善改进教学评价、规范教材编写选用、注重课程资源开发等举措,强化课程标准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升中职教学质量。【关键词】中职课程标准;教学实践;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7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013-03【作者简介】1.李振陆,江苏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栽培和农业职业教育;2.尤伟忠,江苏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江苏苏州,215008)教务处处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园艺和职业教育。根据《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开发工作方案》,江苏省职业教育农林牧渔类专业教科研中心组(以下简称“中心组”)组织了本省部分涉农职业院校专家,围绕4个专业进行了主干课程的课程标准开发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课程标准研制开发情况(一)标准研制开发基本过程2015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和江苏省教科院职教所召开中职课程标准研制开发工作会议,明确了课程标准研制开发工作的要求
3、和任务。按此要求,由中心组牵头,组织江苏省徐州张集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开展了中职农林牧渔大类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个专业先期研制开发5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共计开发20门专业课程标准。维修等四个专业部分核心课程标准研制开发工作•V为加强课程标准研制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中心组和四个专业项目组分别制订了工作方案,并邀请专家对工作方案进行论证,明确开发内容、目标要求、工作进度。此后各开
4、发团队在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初稿。中心组先后召开课程标准开发中期论证会、专业大类课程标准论证会。省教科院组织专家对提交的课程标准进行了3次论证,课程标准开发组根据专家意见多次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课程标准(试行稿)。(二)课程标准开发的突破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学时与学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说明等几部分。[1]本次开发的课程标准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课程性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内容。“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必
5、须实现的最低达成状态;“教学内容与要求”是从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出发,依据课程特点提出的学生学习内容与质量要求的基准;“实施建议”是从课程实施层面对课程的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给出的建设性意见。在课标设计理念上重点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对生产知识与技能的需求为目标,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幵发指导思想,突出地方特色,以学生来源和就业方向的地域性为重要参考点,归纳“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情境。结合行业企业职业W位要求,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生为本等
6、基本理念,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职业素质养成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谋划专业课程设计思路,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课标依据工作岗位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细分,把这些环节作为教学项目,将每个项目中应该掌握的内容拆解为一个个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作为学习情境中任务内容选取的依据和参考;同时,析出的每个技能点为一个单项技能,可以据此组织本课程的技能实训。二、强化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一)加强教学活动组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实行做中学、做中教。由于农业生产受农事季节影
7、响,农业类专业课程的实施项目可根据不同地区,结合不同生产季节灵活安排;任务的实施可结合地域特点、农业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补充新品种与新技术。把农业生产操作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环境保护等内容融入相应教学任务中。在教学活动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果树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中“果树育苗、定植、整形修剪”等关键技术,教师必须先行示范;学生训练时,教师应适时、适当指导。如“拖拉机、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知识以讲解法为主,辅助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解决难点问题。零部件拆装教师应先行示范,并充分运用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教学软
8、件,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复杂的知识或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机融入规范操作、严谨求实、安全意识、环保意识、意志品质和敬业精神等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二)完善、改进教学评价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突出评价的导向、教育与激励功能。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注重评价主体多元、方式多元、内容多样,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对理论性较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