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与“究”

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与“究”

ID:24817130

大小:56.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与“究”_第1页
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与“究”_第2页
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与“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与“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语文探究性阅读的“探”与“究”梁艳玲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六中学138005摘要:探究性阅读只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语文课程中是极其重要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我们常说,学习一篇课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探宄性阅读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这些。关键在于,过去我们主要靠讲解分析,而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追宄。关键词:阅读探究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六项改革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2、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据此,《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程的基木理念之一,并贯彻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探究性学习己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难点,据了解,不少教师仍存在种种疑虑。木文谈谈笔者对“探究性阅读”的一些学习体会。一、探究是人的潜能什么是探究?探究是“探”和“究”组成的合成词,既“探”且“究”,指探寻、追究。探究是一种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即人们对未知的事物有认知的愿望,想了解其“是什么”,或想了解已知事物的现状,即“怎么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3、追究其来龙去脉,了解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可以说,探究的基木内涵就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都有探究的潜能。但基础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只是一种“学习”。学习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甚浅到知之甚深的过程。要求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探宄出世人从未探测过的自然奥秘、人生哲理是不切实际的。如果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探究性学4定位在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水平,则应是不难实施的。别人己知、己会、己有,“我”通过学习从未知、不会、没有而达到知、会、有,就是探究性学习的具体0标。探宄性阅读只是探宄性学4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语文课程

4、中是极苏重要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我们常说,学习一篇课文,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探宄性阅读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这些。关键在于,过去我们主要靠讲解分析,而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追究。简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探”就是探问写了什么、怎样写的,“究”就是究问为什么这样写。如此看来,探索性阅读是阅读教学在新形势下的必然发展,并不神秘。二、探究性阅读的主要特征根据阅读主体的不同需求,阅读行为可以分为求知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实用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审美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等类型。阅读能力的构成也有一定的层次,纵向可分为感受、理

5、解、欣赏、评价、创造等层次,横向应培养阅读的选择力、思考力、想象力、记忆力、批判力等。探宄性阅读可以看作研宄性阅读的初级阶段。已奋同仁注意到《语文课程标准》采用“探究性学习”一词,似乎是与《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的“研究性学习”一词有所区别。一般认为,“研宄”指钻研、推宄,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探求事物的真相、本质和规律,其要求比较严格,达到的水准也应该比较高。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本科毕业才冇资格报考硕士研究生,取得硕士文凭才能报考博士研究生。在一般人心0中,“研究”是领导和专家的事,专家的阅读才以研究为主要0的。而“探究”如前所述,就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的表现,是中小学生都

6、有的心理倾向和可以实践的行为。“探究性学习”的提出有其针对性,B的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必须明确,接受学是学的基本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列出的“总目标”之二就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这是对接受学习的充分肯定。而提出“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明确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以及附录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0,则是强化积累性阅读的有力措施。这些都说明:接受学是探究性学的前提和基础;排斥或轻视接受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就失去了根基,奋变成空

7、中楼阁的危险。三、具体方法来自实践实施探究性阅读,关键在于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相信学生奋自主学的潜能,要尊重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具体操作方法,则因师生而异,因课文而异,因学环境而异,应该是“教无定法”。1.教会学生提问;2.引导设计板书;3.合作寻求答案;4.感知一感悟一活动一体验。探究性阅读是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但它是从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实践中发展而来。《语文课程标准》注意不同学段的要求由低到高、由浅入深。3—4年级只提“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只提“尝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