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测量教学例谈

小学数学测量教学例谈

ID:24816968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小学数学测量教学例谈_第1页
小学数学测量教学例谈_第2页
小学数学测量教学例谈_第3页
小学数学测量教学例谈_第4页
小学数学测量教学例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测量教学例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测量教学例谈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一共有四个信息窗,其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体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及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三个信息窗属于测量教学的范畴。下面财会论文,..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一共有四个信息窗,其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体积单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及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三个信息窗属于测量教学的范畴。下面就以本单元为例谈谈对情景串理念下测量教学的一些理解和看法。一、重视情境的创设《课标》指出:“教学中应当努力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好的现实情境,应当是学生熟悉的、简明的、有利于引向数学本质的、真

2、实或合理的。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知识时,我们给学生提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包装盒。在这种真实的、简明的、熟悉的素材中研究长、正方体的特征、体积,表面积、研究如何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设计包装盒,构成了一系列的情境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长、正方体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是解决问题所必需的,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例:情景串理念下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片段:情境引入:师:母亲节就要到了,老师到商店选了两盒礼物想送给自己的母亲,瞧:盒子形状是长方体的,老师想把这个盒子用精美的包装纸包起来。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1:选用多大的纸合适呢?生2:怎样裁纸呢?师:是呀,怎么办呢?生1:找一张

3、很大的纸包包看,然后将多余的剪掉。生2:我看还是先侧测这个盒子每个面的面积再决定吧。生3:我认为把这个礼品盒拆开看看,照着拆开的样子选纸和裁纸比较好。……师:小组同学商量一下,哪种方法可行?然后利用手中的纸和长、正方体包装盒做一下实验。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创设一种现实的情境,提供学生熟悉的素材,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趣味.二、重视实物、学具和教具的使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以直观加想像为主,因此测量部分的教学均要建立在学生大量操作感知的基础上。学具操作,能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学具操作能促动创新意识的生成。如:信息窗3《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第二个红点

4、体积单位教师提供一些棱长是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实际大小。还可以借助与这些体积单位大小相近的物体,如一颗蚕豆、一个粉笔盒,帮助学生了解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大约的大小,然后让学生对生活中一些实物的体积进行估计,以利于学生建立表象。教学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可以利用几何模型,让学生数一数1立方分米包含多少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也可以引导学生计算一下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通过动手操作和计算,师生共同总结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从很多国家小学数学教学的学习实践来看,利用学具加强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三、处理好过程和结果的关系课改以

5、来,很多教师已经改变了只重结论,忽视过程的做法,但是如何过程呢?以长方体的体积为例:首先让学生思考并明白求长方体的体积实质上就是求长方体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然后围绕这一实质问题无论从时间、精力上,还是从版面上,教材都作了全方位的展示。第一步:切长方体。将一个长方体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通过数小长方体的个数来知道其体积是36立方厘米。让学生感受求长方体的体积实质上就是求长方体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第二步:摆长方体。(1)在拼摆中让学生发现长6厘米可以摆6个1立方厘米的方木块,宽2厘米可以摆2排,高3厘米可以摆3层。从而发现木块总数为6×2×3=36(个),体积为6×2×3=36(立方厘米

6、)。感受木块总个数就是长方体的体积。(2)呈现两幅摆好的长方体图,虽然图示进行了简化,但实质的东西仍抓住不放。即木块总数为5×4×2=40(个),体积为5×4×2=40(立方厘米)。(3)由个别到一般,进行抽象概括。即长a厘米可以摆a个1立方厘米的小方木块,宽b厘米可以摆b排,高h厘米可以摆h层。木块总数为a×b×h=abh(个),体积为a×b×h=abh(立方米)。第三步:在此基础上发现并推出其体积公式:V=abh。学生经历了切、拼、摆的过程,对体积和体积公式的由来体会的非常深刻,注重了过程,也就深刻的把握了结果。另外,在本单元的回顾整理部分,教材以带领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

7、导过程为话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一幅流程图。透过流程图,学生所感受的不仅是再次回味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更重要的是在经历和感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的同时,学习和掌握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具备了这种能力,这比解决若干个问题更重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皮亚杰曾经指出:“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往往是用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在以往的测量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