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探讨

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探讨

ID:24788702

大小:6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探讨_第1页
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探讨_第2页
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分析探讨苍忠齐辛洁徐成轩蔡奕蓉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检验科北京市100089摘要:[目的]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方法】使用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对30例血小板低于70×109/L;同时有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进行电阻抗(PLC-I,运用RBC/PLT通道),激光法(PLT-O,运用PLT-O/RET通道);使用血涂片瑞氏染色人工镜检;血小板手工计数[结果]30例SysmexXT-2000i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与血涂法瑞氏染色结果不相符合。[

2、结论】①EDTA抗凝剂导致的血小板聚集造成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假性减少可用手工计数或改用枸橼酸钠抗凝血纠正。②大血小板造成的血小板假性减低可用PLT-0纠正。关键词: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K2;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是研宄止血与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其它血小板参数可靠性基础,其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假性血小板减少是由于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导致仪器计数血小板数量假性减少的现象。由于血细胞分析仪原理的限制影响因素较多,血细胞计数结果与实际值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测定血小板时,常会出现假性减少,给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带来许多麻烦。1.资料与方法

3、1.1资料来源于我院门诊、住院患者、SysmexXT-2000i测定血小板<70×109/L,并且有血小板直方图报警的30例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1.2方法仪器与试剂:SysmexXT-2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仪器配套试剂,质控品由北京执信公司提供。方法选自30例完全符合SysmexXT-2000i血小板计数<70×109/L,直方图有异常报警,同时血涂片瑞氏染色由有经验的检验人员确认是血小板聚集20例,大血小板10例的患者,同时进行重采末梢血人工血小板计数(20?1末梢血+0.38ml草酸铵血小板稀释液),

4、并也再次做血涂片瑞氏染色,观察有无聚集形态,大血小板现象。1.3统计方法检验结果以X±S表示,应用t检验,用spssl9.0统计软件分析。1.结果见表1实验得到2组数据,①确定冇血小板聚集的,仪器测得血小板50&plUSmn;16;手工计数血小板189±39。②确定是大血小板的,仪器测得49±18,手工计数血小板为180±40.分别比较,均都奋显著差异,(P<0.01)2.讨论本实验研宄的是假性血小板减少主要由于①大血小板②EDTA-K2引起血小板聚集导致的。①大血小板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是由于

5、正常情况下,仪器测得血小板的阀值在2-30H范围内,当血小板体积〉30飞升时,血小板被误认为小红细胞而不纳入血小板的技数范围内。原因是血小板与红细胞在冋一管道内计数,仪器只识别颗粒大小,而不识别颗粒性质。由于仪器不能对人血小板进行识别,而将它误计入红细胞导致血小板假性降低。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小板计数上可采用双通道方法检测,即电阻抗法(PLT-I)和激光法(PLT-O).如果电阻抗法血小板计数<70×109/L,直方图显示人血小板,血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检血小板无凝聚,且确定为大血小板,我们就可以用SysmexXT

6、-2000i的激光法(PLT-O)测血小板数,即可得到真实的、可靠的数据。激光法是通过半导体激光和流式细胞计数,前向散射光反映血小板大小,对血小板的鉴别更准确,克服了PLT-I受干扰的缺点.②由于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聚集,主要由于EDTA作用于血小板膜表面抗原改变或隐蔽抗原暴露引起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血小板聚集的现象,导致血小板假性减低。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这样做,患者仪器法血小板数<70×109/L,直方图有聚集报警,直接做血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检,确认是血小板聚集,必须采不加抗凝剂,只加稀释液的末梢血,手工计数血小板,给临床一个真

7、实、准确的血小板数量。总而言之,对于仪器法血小板数量<70×109/L,直方图有报警,我们做血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确认,如果是人血小板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低,我们可以用SysmexXT-2000i的PLT-0法测血小板,这样更准确、真实。如果是血小板有聚集,我们应重采末梢血,人工计数血小板数,这样的结果更真实、可靠。当然我们必须先要排除采血不当,应重抽;冷凝集和药物诱发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参考文献:[1】彭晓蓉浅谈血液分析吋影响血小板检测的因素长江火学学报2011,8:22[2】熊祝嘉,岳志刚,吴秀茹,等.乙二胺四乙酸依赖假性血小板减少

8、误诊1例[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7):728.[3]GowlandE,KayHE,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