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绎史》的价值与马骕的史学思想

《绎史》的价值与马骕的史学思想

ID:24785528

大小:69.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11

《绎史》的价值与马骕的史学思想  _第1页
《绎史》的价值与马骕的史学思想  _第2页
《绎史》的价值与马骕的史学思想  _第3页
《绎史》的价值与马骕的史学思想  _第4页
《绎史》的价值与马骕的史学思想  _第5页
资源描述:

《《绎史》的价值与马骕的史学思想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绎史》的价值与马骕的史学思想清初马骕编撰的《绎史》一书,裒集著述旧文,广征博引,熔裁成篇,纂录从“开辟”到“秦亡”之间的史事,排比先后,附以论断,不仅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而且反映了马骕丰富的史学思想,颇有探讨之必要。(一)马骕(1621—1673),字宛斯,一字骢御,山东邹平人。“少孤,事母以孝闻。颖敏强记,于书无不精研”。[1](P23)顺治十六年(1658年)中进士,谒选居京师,举为顺天乡试同考官。除淮安府推官。不久因推官设置裁撤,补派为安徽灵壁县知县。马骕为官,“有善政”,时称“廉能”。在淮安府任上,仅三个月就平反冤狱数起。任灵壁知县

2、时,注重民情隐忧,每遇灾荒,辄减免赋税,革除弊政,安辑流民,“岁省民力无算,流亡复业者数千家”。[2]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积劳成疾,卒于灵壁知县任上。马骕为官多年,迄无长物。灵壁士民皆感念其恩德,痛哭流涕,于“名宦祠”立位奉祀。马骕不仅是良吏,更是良史。他在学术上的造诣和成就,远远超过他的政绩。他为后世之人所知,也是因为他在学术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马骕酷爱学术,“少习六艺之文,长诵百家之说”,[3](征言)做官之余,手不释卷,博雅嗜古,尤其潜心上古历史的研究,先后撰成《左传事纬》20卷、《绎史》160卷,并辑成《十三代玮书》一部,现仅

3、存目次。由于马骕研究历史主要集中在夏、商、周三代,且又取得了重大成就,故时人有“马三代”之誉。马骕流传至今的两部重要史着《左传事纬》和《绎史》,在撰作上有一定的联系。马氏一生,博涉群籍,但他最喜欢《左传》,自称于《春秋左传》“笃嗜成癖”。他穷思精研,融会贯通,将《左传》的编年体裁改编为纪事本末体,成《左传事纬》。该书20卷,包括《事纬》12卷,分编108篇;附录8卷,即杜预、孔颖达序论及马骕所作《左丘明小传》1卷,《辨例》3卷,《图表》、《览左随笔》、《名氏谱》、《左传字释》各1卷。马骕从《左传》流水帐式的历史记载中选取108个篇目,以时间先

4、后为序,按事类立目,重新剪裁排比,每事首尾完具,如“郑叔段之乱”、“齐桓霸业”、“宋襄图霸”、“晋文建霸”、“晋楚鄢陵之战”、“郑子产相国”等等,使人们对春秋时期众多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由于该书分类得当,条理清晰,图表亦考证精详,故在当时就得到同道“欣赏”。[3](征言)《四库全书总目》在著录该书时亦称其为“专门之学”。今人朱东润在编写《左传选》时,指出《左传选》“在选材的时候,基本上依靠马骕的《左传事纬》,这是一部在研究《左传》时,不可不读的著作”。[4]《左传事纬》的编撰成功,不仅为马骕积累了编撰经验,而且鼓舞马骕在上古史

5、研究上继续前进。他在编撰《左传事纬》的基础上,“推而广之,取三代以来诸书,汇集周、秦以上事,撰为《绎史》”。和《左传事纬》相比,《绎史》显然扩大了取材范围和记事范围,从更加宏阔的层面上对秦以前的历史进行较为全面的审视。《绎史》一书,为马骕一生最得意之作。全书分五大部分160卷:一曰太古,记三皇、五帝等传说之事,10卷;二曰三代,记夏、商、周三代之事,20卷;三曰春秋,记鲁十二公之事,70卷;四曰战国,记春秋以后以至秦亡之事,50卷;五曰外录,记天官、地志、名物制度等,10卷。该书取材宏富,先唐典籍大致收罗齐备,唐、宋类书中所引已遗佚的古书材料

6、,也适当采择。在体裁上,除继续吸取《左传事纬》纪事本末体的体裁形式之外,还融合了其它各种体裁,颇有创新。诚如本书《征言》所云:“纪事则详其颠末,纪人则备其始终。十有二代之间,君臣之迹,理乱之由,名、法、儒、墨之殊途,纵横分合之异势,了然具焉。”《绎史》在马骕生前就有刊刻,顾炎武看到此书,认为是“必传之作”。时人还将马骕的《绎史》与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李清的《南北史合注》合称清初“三大奇书”。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南巡到苏州,特别垂问《绎史》之事,命大学士张玉书搜集马骕所撰史籍,令人至马氏本籍邹平,以二百两白金买下他所有著作

7、的雕版,运抵京师,由内府收藏。(二)马骕曾说:“原夫载籍浩博,贵约束以刈其烦;群言异同,宜胪陈以观其备。”[3](征言)这是《绎史》选取资料的总原则。从形式上看,《绎史》带有极浓的资料汇编的意味,很容易让人们看成是一部先秦史的资料集成。实际上,该书在编排资料时,是遵循一定原则来进行的。在资料选取、甄别、整理上有鲜明的特点和可供后人借鉴的经验。其一,广搜博采,援据浩博。马骕作《绎史》,本着博取详稽的精神,对典籍中有关先秦之记述,竭泽而渔,搜括无遗,汇为一编。除了士子常习的《四书》之外,“经、传、子、史,文献攸存者,靡不毕载”。[3](征言)只《

8、绎史·征言》中开列的引用书籍就达200余种,如果将注引书目也统算在内的话,竟多达300余种,资料丰富详备堪称先秦诸史之冠。马骕引书,范围至广,除经、史之外,子、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