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

浅谈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

ID:2477319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6

浅谈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_第1页
浅谈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_第2页
浅谈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_第3页
浅谈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_第4页
浅谈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又如一场旱后甘霖,滋润着教坛。回顾自己走过的讲坛,很多时候似挥着“木棒”驱赶着几十个“幼奴”大喊着“干活”,那不异于扼杀学生的智慧和摧残他们的个性,简直是“流氓”教学。惭愧之余,我谨谈几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思考,以飨同行,共同探索新的教学路子。一、领悟新理念,走出传统教学误区在传统的教学中,过分强调接受,重结论轻过程,冷落和忽视发展、探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极端处理,死记硬背,机械接受,评价标准单一等,弊端甚多。这种教学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阻碍学生成长,岂不是误人子弟?新课程的教学观

2、与学生观强调,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反对重结论轻过程,重关注学科轻关注人;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要求教师“注重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的培养”,尽快走出传统教学的误区,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吸引学生的独特条件,把教学置于广阔的社会现实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师生合作,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持新理念进行创造性教学。二、科学使用和挖掘课程资源1、灵活使用教材。教材(主要是教科书)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

3、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更不能等同于课程本身。很显然,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实践中决不能把教材当成一种指令、规定、圣经,“带着镣铐跳舞”,束缚师生的生命力和个性发展,要更多地考虑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应站在建设者和创造者的角度上,不拘于教材的文本,联系实际,尽可能地把学生生活素材和给定的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创生为自己活生生的、富有说服力的教材,为“教”与“学”服务。2、注重学科间的综合,拓展教材。《课程标准》强调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在教学中不能把思品课讲成纯政治理论,应将各学科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讲,融会贯通,在这

4、种综合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各学科知识来理解思品教材的知识点,又用思品课的辨证证思维方式及逐步培养起来的良好心理品质、思想觉悟更好地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3、引导学生关注“无字书”。生活是一本“无字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作用,让学生积极关注社会生活、人间世事,引领其中的奇异奥妙和七彩阳光,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烈士陵园、博物馆、科研院所等;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社会调查,鼓励他们根据调查结果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建议;举办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在国旗

5、下讲话等。此外,创造性的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如指导学生阅读相关课外书,充分利用光盘、教育软件、多媒体设备、自然和人文景光等,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三、积极设计开发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教学目标可分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既要着眼显性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短期的可检测目标,更要着眼隐性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与长期的可检测目标;坚持单一与综合相结合,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6、长期与短期相结合。例如,在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课《珍惜新起点》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主要教学目标,1、你们学校创建于什么时候?现在有多少老师,多少学生,多少个班级?你还知道学校什么?2、校园的钟声叮叮当当,在求学的路上我编织过多少梦。今天,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我又有了新的“梦”,这个“梦”就是:。3、班级就好象一条星河,每个同学都是星河里小小的星星,当我们闪闪发光时,整条星河才会变得美丽。如果说班级是;如果说班级是;如果说班级是。4、新的班级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凝聚力,为创建优秀班集体,请你提出几条建议。5、为创

7、建优秀班集体,你准备发挥什么智慧作用,为建设国家,你准备培养自己哪些能力?上述问题是以身边素材为背景的开放性教学目标,有显性的、单一的、近期的,也有隐性的、长期的、综合的教学目标,从而活跃了学生思维。四、开阔思维空间,发挥学生潜能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不只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互相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形式表现而无实质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为此,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关系,不能重演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传统作法,应追求教与

8、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要克服重结论、轻过程的“捷径教学”,创设情景和问题实现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