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林业工程论文定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林业工程论文定制滩地林业生态工程与钉螺孳生关系的研究【摘要】 研究表明,草滩钉螺密度与淹水时间呈正相关,淹水时间与林木生长性能呈负相关.淹水期每增加1天,钉螺密度上升2269个•hm-2.滩地实施抑螺林业生态工程3年后钉螺密度下降84%.关键词 林业,生态工程,钉螺,滩地1 引 言 安徽省怀宁县海口镇红星行政村是血吸虫病严重流行区,仅1988年该行政村血吸虫病急感病人就达111人.其主要原因就是位于该村的长江堤外江滩芦苇、杂草丛生,是钉螺的最适宜孳生地[4,5].1989年开始实施兴林灭螺林业生态工程
2、,在水淹不超过100天的滩面开沟沥水,营造以杨树为主的人工林.该工程实施的当年,滩面钉螺的密度和感染率就明显下降,钉螺面积大幅度减少,而草滩钉螺密度仍然较高[2,3].为此,1991年设计低围蓄水养鱼,1992年红星江滩的钉螺面积进一步压缩,而且全滩的钉螺面积均有所下降,并没有再发现感染性钉螺的存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2 材料与方法 土表钉螺调查于每年春季进行.现场捕获的钉螺分框包装,每框面积0.11m2,记录环境名称和线框号,带回敲击法鉴定死活,并检查有无血吸虫感染[1,9].造林区一般观察采用每行等株、邻
3、行交叉落框机械抽样法,框距为30m;全滩和草滩对照区均采用系统抽样法,前者线框距为20m20m或50m50m;后者为10m10m. 影响幼林成活率的因素较多,本项研究主要调查杨树成活率与水淹时间、树高、胸径、年龄、钉螺密度几项指标[6~8]. 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钉螺密度与林分因子的回归方程.3 结果与分析3.1 试验区活螺框出现率变化规律 滩地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后,滩地的环境因子发生了较大变化,直接影响了钉螺的孳生.工程实施前,整个滩面的活螺框出现率平均高达19.03%,工程实施后的活螺框出现率逐年下降.对
4、照区钉螺开始有些上升,但代写职称论文第三年后活螺框出现率明显下降,到第四年,试验区活螺框出现率降至3.61%,这主要是整个滩面钉螺密度均有所下降所致.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后,未实施抑螺林业生态工程附近草滩钉螺密度和活螺框出现率均明显上升,是由于试验区改变了的生态环境不适于钉螺孳生,一部分钉螺即转移至草滩所致.但随着滩地林业工程措施的使用,草滩钉螺密度也开始呈下降趋势.林业生态工程区内,林下间种与不间种对钉螺的孳生也有明显的影响.间种区内,土表活螺框出现率比未间种区明显降低.3.2 试验区活螺平均密度变化规律 工程实施
5、前,整个滩面活螺平均密度为2.9781只•0.11m-2,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后,草滩钉螺密度明显上升,但随滩地林业工程的实施,草滩钉螺密度开始呈下降趋势.到工程实施的第四年,试验区钉螺平均密度下降至0.0512只•0.11m-2间种区和未间种区的钉螺平均密度由实施前的2.9781只•0.11m-2,下降到实施后第三年的0.0349只•0.11m-2和0.0794只•0.11m-23.3 试验区感染螺平均密度的变化规律 工程实施前,感染性钉螺平均密度为0.005只&b
6、ull;0.11m-2,钉螺感染率为0.176%,工程实施后的活螺框出现率逐年下降,到第三年,整个试验区均无感染性钉螺的存在,达到了有螺无病的目的.3.4 钉螺密度与滩地林木几项指标关系 分别对钉螺密度S(只•0.11m-2)与幼林成活率L(%)、林木胸径D(cm)、出水高度H(m)以及淹水时间T(d)做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若不考虑林龄,则钉螺密度S仅与幼林成活率L显著相关,而与林木胸径D、出水高度H和淹水时间T的关系均不显著,其回归方程为: S=2.0555-0.0195L,r=0.5271,
7、 p=0.0039,n=28若按林龄分别统计,以林龄A=2为例,回归方程分别为: S=2.7025-0.0233L,r=0.6385, p=0.0642,n=9 S=2.4637-0.2615D,r=0.5576, p=0.1188,n=9 S=-0.9480+0.0269T, r=0.6622,p=0.0519,n=9 S=2.4190-0.5256H,r=0.6260, p=0.0713,n=9 上述方程虽然在5%的水平上不显著,但其趋势非常明显(有3个方程在10%的水平上是显
8、著的),由此可认为幼林成活率L每提高1%,0.11m2的钉螺密度将下降0.0195~0.0233只,而当林木胸径D每增加1cm或树冠出水高度H每提高1m时,相应的滩地钉螺密度将下降0.2615和0.5256只,而滩地淹水时间T每增加1天,钉螺密度将上升0.0269只•0.11m-2.4 结 论4.1 实施滩地林业生态工程,滩地钉螺活螺框出现率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