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钢2号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生产实践

宁钢2号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生产实践

ID:24746799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宁钢2号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生产实践_第1页
宁钢2号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生产实践_第2页
宁钢2号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生产实践_第3页
宁钢2号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生产实践_第4页
宁钢2号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生产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钢2号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生产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宁钢2号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生产实践王成龙(宁波钢铁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00)【摘要】宁钢炼铁厂以实现高炉长周期低成本稳定顺行为中心,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完善设备状态,优化操业制度以形成合理的煤气流分布,稳定炉温等措施,在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实践方面,取得显著成效。.jyqk3.d左右,煤比达到170kg/t以上、燃料比控制在510kg/t左右的水平,生产指标保持行业前列。本文重点对2号高炉提高煤比、降低燃料比的生产实践进行总结。1 2号高炉高煤比、低燃料比的生产实绩宁钢2号高炉2008至2013

2、年主要指标见下表1,2008年5月开炉,初期利用系数仅1.8t/m3.d左右、燃料比535kg/t、煤比88kg/t,2009年后利用系数提高至2.3-2.4t/m3.d,燃料比降至520kg/t、煤比150kg/t,持续较长时间难以突破。直到2012年四季度,通过管理提升与操业进步,利用系数提高至2.4-2.5t/m3.d,燃料比降至510kg/t、煤比提高至170kg/t以上,同时在2013年的3月和8月单月煤比均突破了180kg/t、燃料比控制在510kg/t以内,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 2号高炉提高煤比、

3、降低燃料比的主要措施2.1 改善原燃料质量、控制渣量通过发挥烧结的富余产能条件,逐步增加烧结比例、停用球团,改善软熔带位置及区间,从而改善料柱的透气性;同时优化配煤、配矿结构,有效地降低入炉燃料的灰分,将焦炭和煤粉灰分分别控制在12%和10%以内;同时提高烧结矿品位提高至57.5%-58%,控制渣比小于300kg/t,为高炉提煤降焦创造了良好条件。2.2 减少设备故障降低非计划休风率通过设备加强点检,确保稳定运行,减少因设备问题引起的非计划性休风,2号高炉的非计划休风率降低至0.3%,非计划休风占总休风率比重1

4、5%左右,为高炉顺行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高炉煤比提高、燃料比的降低和成本的控制,打下良好基础。2.3 稳定炉况随着焦比的下降,在炉内起到料柱骨架作用的焦炭含量不断降低,使料柱透气性不断恶化,需要改进以往的操业制度,使炉料下降顺畅、煤气流分布更加合理,宁钢2号高炉通过优化上、下部操业制度,使2#高炉的煤气分布更佳,减少了高炉崩、滑料,减少了热负荷的波动。2.4 煤气流的分布优化提高煤比降低焦比后,由于大部分煤粉在靠近风口前燃烧,使风口回旋区发生很大变化。初始煤气流分布表现为边缘气流发展、中心气流不足,炉墙热负荷增

5、加。高炉上部煤气流分布状况主要是依靠炉顶十字测温温度来反映,随着煤比增加,边缘气流指数W值有所提高,中心气流指数Z值有所降低。通过上部布料制度、下部送风制度的优化,使2高炉煤气流分布更加合理,高炉持续保持稳定顺行。(炉顶十字测温见下图1)2.5 稳定的炉温控制炉温忽高忽低必然导致热制度不稳定,从而影响炉况顺行,造成燃料比升高,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热制度,精心操作,确保炉温稳定。通过2号高炉在高煤比下的探索,逐步将铁水物理热控制在平均1505-1510℃以上。在炉温充沛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铁水含[SI],实现铁水[S

6、I]稳定率90%以上。2.6 煤气利用率的改善煤比提高以后需保证燃料比不增加,应力求煤气利用率的提高,真正实现以煤代焦。通过上部装料制度的摸索调整,目前2高炉的煤气利用率可以达到49%以上,甚至超过50%,对2高炉提煤降焦起到重要作用。3 高炉提煤降焦应注意的问题3.1 对燃料比的影响随着煤比提高,热流比下降,会出现炉顶温度升高、热负荷升高等现象;炉顶瓦斯灰中C含量略有升高,在30-40%之间,灰比也有一定增加,对高炉的燃料比有负面影响。通过实践发现,当煤比达180-190kg/t时,燃料比上升到515kg/t

7、以上。3.2 对炉况稳定性的影响随着高炉喷煤比的增加,边缘气流发展,容易导致炉墙渣皮不稳定,造成炉体热负荷波动。随着炉墙渣皮的不稳定,操作炉型也会随之变化,如果控制不好会出现局部滑料、崩料等;另外对铁水物理热和铁水含[S]也带来较大影响。4 结语1)宁钢炼铁厂以高炉长周期低成本稳定顺行为中心,从高炉生产的外围与基础抓起,通过改善原燃料结构和质量、改善设备状态降低休风率、为2号高炉提煤降焦创造了条件。2)通过内部的技术进步,从优化操业制度形成合理的煤气流分布、保持稳定炉温与低硅冶炼、改善高炉煤气利用率等方面进行生

8、产实践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3)通过2号高炉生产实践表明,只有高炉相关的系统综合能力提升,才能带来整体指标与成本的改善。[责任编辑:薛俊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