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726372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让数学与生活走得更近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数学与生活走得更近些 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乏味。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呢?《数学标准》中指出: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激发。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抓住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的最佳联系点,引导学生探索新知,使数学知识的学习因贴近学生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感受生活化的数学。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
2、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学生乐学的重要,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也有生活经验,而且对新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对周围的一切新事物都充满好奇。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抓住他们的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经验做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已有的经验探索知识。例如教学"千克、克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体会1千克的质量,建立数感,我这样设计:⑴掂一掂。请小朋友轮流掂一掂1千克盐,感受1千克有多重。⑵拿一拿。请小朋友拿一拿几包500克的盐才够1千克?又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的盐有几包?⑶4称一称。请小朋友估计1千克大米有
3、多少?装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到盘秤上称一称,看看估得准不准。然后再请小朋友掂一掂1千克大米有多重。⑷猜一猜。请小朋友估计一下1千克苹果或梨有几个?装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在台秤上称一称。通过"掂一掂、拿一拿、称一称、猜一猜"等层层递进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学生不断地体验1千克有多重,进而理解数学知识,更可贵的是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学习数学的快乐,学生的兴趣明显增强了。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大多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如果能找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打通数学与生活间的无形屏障,就能激发学生
4、参与的积极性。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4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小数时,我让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
5、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教室的面积;学了"分类"后,我布置学生用分类的知识帮爸妈做一件家务。孩子觉得有趣极了。他们有的帮妈妈整理衣柜,把衣服分为春、夏、秋、冬季的,他们认为这样做找衣服容易些。有的把垃圾进行分类,理由是这样做环保等等。 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
6、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 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时,有这样一题"165-98=165-100+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我就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的生活实际想:妈妈让我带了16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套运动服98元,准备给我参加运动会时穿。她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把16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应加上2元)。所以,应该
7、要把多减去的2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从而又总结出"多减要加上,多加要减去,少加要再加,少减要再减"的速算规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进行"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合作"量、撕拼、折、算"等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通过这一学习,让我欣慰地看到,学生的思维多种多样,看问题的方法也不同。 再如:上完"统计"这一课时,我布置了一个作业,"统计一下我校共有多少人?"话音刚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