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ID:24686684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5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1页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2页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3页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4页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就是要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让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平台、求知的乐园。  【关键词】探索创新数学课堂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128-02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采用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一厢情愿地认为讲深、讲透才是最好

2、的课堂,认为精讲多练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诉给学生,然后相对于公式、定理的应用,大搞题海战术。这样做导致学生不是在学数学,而只是在训练解题技巧。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6新标准揭示出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方法意

3、识,变教师讲授为学生主动探索,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展示提升的平台。故此,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笔者认为新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教师应转变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学生的进步是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分不开的,而良好的教学效果则是师生心里相容和情感交流的必然结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帮助者,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  的形成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

4、展能力。  如在学习“统计调查”时,笔者让学生利用星期天了解自己居住小区的居民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应该怎么做呢?我引导学生应该先设计调查问卷,之后调查、搜集、整理。在整理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发现划记法更加直观有效。这样做,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教师要开发教材,拓展教材,为学生服务  过去教师讲课,只要按课本教学,达到大纲的要求即可。新课标要求教师对教科书进行重新认识。教材,不论是哪个版本,只是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教的材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的材料。教师要依据课标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教材,拓展教材,不

5、能再用照本宣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6  如对于随堂练习“折纸求几条折痕”的问题,学生很难发现规律。按教参上建议折痕数与分裂后细胞数比较,学生越听越糊涂。后来我把这个题重新编排了一下: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如图(用书上原图)可得到一条折痕。继续对折,对折时每次折痕与上次折痕保持平行,问:(1)对折1次后折痕可将原长方形分成多少个小长方形?对折2次后呢?对折3次后呢?对折n次后呢?(2)折痕数与小正方形数有关吗?(3)对折n次后折痕是多少条?分层设置问题后,大部分学生能听懂了,教师讲起来也轻松了。  三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不是

6、教会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做出来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学生通过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增强了学习自信,同时还提高了学习兴趣。  如“平行线的性质”一节的教学,我按6人一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学生们通过度量、结论不难得出:(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在此基

7、础上,我继续提问:在上一节,我们利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出了“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类似地,你能由性质1,推出性质2和性质3吗?之后,我引导学生画图,分析已知条件,然后由学生合作学习,自己书写推理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由性质1推出了性质2和3,还有人用性质2推出了性质3,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努力思考得到的结论,记忆起来更加准确,运用起来更加自如,同时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教师要利用好现实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