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质疑与解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质疑与解惑 【摘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要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的回答看到不同的课堂生成。把多个学生的理解变成正确的理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教师需要做的是合理质疑,学会“等待”(耐心引导),学会鼓励,学会倾听。 【关键词】小学语文质疑解疑倾听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这句话令人很受启发,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也正需要这种理念。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互相交流就会有几
2、十个“苹果”、几十种思想。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笔者以为要达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对教材要敢于质疑。只有你向学生提出了疑问,才会看到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想到用怎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思考。不要太担心学生的能力,总认为他们会回答不上来,就不敢放手去设计问题。 第二,教师质疑要恰当。当然,只迈出“敢”这一步是不够的。还得会设计,这就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本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了。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5课《自己的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看到课题就可以质疑:自己的花为什
3、么要让别人看?从而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随着课文的深层问题接踵而至:“四十年后,德国变的是什么?”“美丽为什么没变?”4学生在问题之后就会明白德国的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之后再回到课题“自己的花为什么让别人看?”课文难点就迎刃而解了。但这还仅只是质疑,关键需要解疑。 第三,引导学生解疑。如何才能让学生都参与解疑,让一个苹果变成几十个苹果,让几十人的见解升华为正确的理解? 首先,教师要有耐心,学会“等待”。有些教师总在提出要求后,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遍地春笋立”(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而往往
4、事与愿违。于是大发雷霆:“你们怎么这么笨?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紧接着包办代替,直呼出答案。还谆谆教导:“以后可不能这样”教育家魏书生就曾说过:“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事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讲。”又有些教师或者只让几个优等生以“以点带面”,这就只能看到那常开的几朵“昙花”,而看不到朵朵“昙花”开。 学会“等待”,首先需要信任。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信任是相互的,教师既要信任自己的学生,又要让学生信任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又
5、不是一朝一夕某节课就能完成的。需要教师长时间与学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特点,也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要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爱心,相信他们都各有自己的优点。眼睛不要只盯着那些学习成绩好的,而忽视了大部分学生,课堂不是几个优等生的课堂。学会信任更要让学生信任老师。教师自己榜样示范,和蔼亲切的态度、时时默许的目光,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让学生信任老师,从心理上不惧怕答错后老师的“狂风暴雨”。4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也深深认识到这一点。曾在课堂上经常为学生的不积极发言而烦恼。直到有一次,在课堂上听到一
6、个学生小声回答笔者提出的问题。“他回答的真好!”笔者从心里这样说。循着声音用目光搜索到了他―那个让我吃惊的学生。“你为什么不举手回答呢?”一阵短暂沉默,他怯怯懦懦地站了起来,吞吞吐吐地说道:“我……说错了您要批评的。”直到此时笔者才悟然醒悟―自己在学生心中失去了信任。 学会“等待”和“等待”时的引导。不学会语言和目光的引导,“等待”就会变成永久的沉默。语言与目光两者又必须做到有机结合。当问题提出后目光必须快速扫视全班同学,看他们的表情,用语言加以引导,由浅人深,循序渐进。记得笔者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
7、》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女孩之死,谁之过?”通过目光扫视,学生茫然了。笔者便加人了引导:是他父亲吗?是那个小男孩吗?是那些看热闹的人们吗……学生继而活跃了,我看到了一朵一朵的“昙花”,像雨后春笋般“开了”。它们不在是“一现”,而是擦出了思想的火花,这儿“一现”,那儿“一现”,正像著名作家萧伯纳的“苹果说”。将这些思想一归纳,就发现了问题的本质,从而轻而易举地达到了效果。学会“等待”还要学会鼓励。“你行”、“你可以的”、“你说的真好”、“你还会说的更好”……简单的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自信
8、心的提升。不仅这样,也要让学生学会互相鼓励:“他说的值得我学习”、“他启发了我”……这样既是鼓励,又让学生学会了欣赏他人,取长补短,而不是只会说`他说错了”、“他又错了”……诸如此类,久而久之只学会了“挑刺”。 同时,4教师要学会倾听。教师的认真倾听不仅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鼓励,更需要梳理学生的回答哪些是有用的,有哪些亮点。不光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之间也要学会倾听。这样你可以吸收我的理解我可以吸收你的理解,一个问题当听到多种不同理解时就很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