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626309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合作学习的集体困境与解决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合作学习的集体困境与解决策略 合作学习的集体困境与解决策略——基于情境理论操作化的思考 潘峰(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福建厦门361008) 【摘要】情境学习理论提出“实践共同体”概念,关注群体学习互动如何置于复合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当中。但是,当群体互动概念应用于中国本土的团队实践之时,却遭遇集体行动的困境。为此,笔者尝试提出回归教师权威和重建小组认同的两种修正路径,以探讨摆脱困境的操作策略。 【关键词】情境学习群体互动集体困境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1672-4828(2012)11-0049-04 DOI:10.3969/j
2、.issn.1672-4828.2012.11.0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人类如何学习?”这一命题进行重新诠释。在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中,学者们不再囿于教育心理学领域、传统学校、课堂来解读学习活动,而是将学习看作是一种行为,放在一个更宽广的社会文化视野中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的研究关注人在不同“情境”中的学习、关注人在各种情境中学习时所产出的意义、关注人在参与实践共同体的活动中身份晋升,并由此思考学校本位的学习模式,提出情境学习理论。这一理论为倡导“知行合一”的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为传统课堂的教学活动带来新
3、的活力。 在西方新思想、新方法积极引入中国本土之同时,中国学者逐渐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来自于西方经验的理论能否与中国本土的实际操作直接无缝嫁接?答案是否定的。许多本土教育研究者发现,中国社会文化一直存在着自身独特的运行逻辑,比如注重人际关系、消极求助、面子等特点。这使得代表西方价值观的教育理论,在传人中国本土社会后,面临巨大的文化差异和如何本土化的现实困境。 其中,情境学习理论中的“实践共同体”的概念,就遭遇如何应用于团队学习的操作性难题。结合各自的研究,人们发现学生群体的组织和互动,并不是理论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比如,程永超讨论了群体学习中存在不合的问题
4、。尹睿指出学生在群体互动中受社会性交往的建构作用,同时也应该依靠“校本位”的系统知识接受的基础上,否则容易出现“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表面,而不是情境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的产生(尹睿,2008)。许多学者的研究发现群体互动中存在搭便车、社会惰化等现象,但尚未进一步的分析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的深层原因(Barab,S.A.&Duffy,T.,2000)。 为此,本文基于情境学习中的团队概念,从小组学习的人际互动的操作层面,探讨情境学习理论在中国语境中施行的“合作学习”的各种集体困境,并力图通过回归教师权威和重建小组认同的方式探讨摆脱困境的可能。 一、问题的
5、提出 (一)学习团队的概念 美国人类学者巴拉布和达菲提出情境学习理论,认为人们在某种现实情境中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获得知识、技能,同时还形成某一共同体成员的身份认同,两者是不可分离的(Brootivationloss),团队工作中,个体行动的动机水平比单独的要低(王雁飞、朱瑜,2006)。这是因为他需要大量的协调工作,导致个体的单独努力下降而影响到集体的总体贡献。而协调性和动机的共同丧失,将导致社会惰化现象的出现。 根据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践的抽样调查,发[1][2]下一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