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ID:2460315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_第1页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_第2页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_第3页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导读:这是一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的论文,对正在写学生和德育的毕业生有参考意义。郭志萍我们学教师培养的对象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集体进行加工,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此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传授知识中,这样不是空洞学生和德育论文格式模板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一。思想教育必须放语文教学的首位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要培

2、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刚入学学习古诗《锄禾》又继续学习了《英雄黄继光》、《刘胡兰》、《我不能忘掉祖国》、白杨》、《长征》、《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等等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无不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以作为语文教师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首最新学生电大论文写作技巧分享播放次数:3006评论人数:1401位,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从懂得做人的道理.二。把握儿童心理特征,寓德育教育与

3、教学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传授知识中育人关键要了解自的教育对象,掌握自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能收到较的效果.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奇,表现,喜问、喜听,争强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教学时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增长知识中,培养良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我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

4、学艺的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要看到自的长处和不足外,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一件事,必须吃苦、挫折,会成功的道理.三。把握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样是教育的主体,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学生的行为是要认真落实学生守则,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工作的整体阶段,即根据学生中带普遍的、倾向性的问题,有侧重点地突出一个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另一层是教育内容

5、的分段进行,即: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不一样,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段重点,教低年级爱莫能助教育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这篇文章原创出处:shuoshilunwen/209600.的基本知识.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本篇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优质标题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

6、方针政策的教育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的教育.这样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四。语文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教学中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间说教,激起其兴趣,而且会使学生厌倦,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的效果.例:我教《八十年代的新雷锋》一课时,我引导了学生学习朱伯儒和雷锋的事迹后,组织学生寻找班级雷锋的足迹,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列举了许多雷锋做事的例子.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朱伯儒、雷锋叔叔学习,争当活雷锋,课后学

7、们自觉地组织了学雷锋组,主动为集体做事,助人为乐,学间还结对子,实行一帮一、形成了一股浓浓的学习氛围.学语文教学中只要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中,使二者融为一起,把握教材的思想性,遵循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意组织活动的实际性,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良的教学效果.(通联:336300江西省宜丰县华太希望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