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伦理视域下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

德性伦理视域下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

ID:24566793

大小:7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5

德性伦理视域下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_第1页
德性伦理视域下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_第2页
德性伦理视域下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_第3页
德性伦理视域下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_第4页
德性伦理视域下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性伦理视域下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性伦理视域下的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一一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贾佳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摘要: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屮提出了不同品质的分类,但并未明确与道德发展的阶段联系起来。而道德教育的德性伦理路径需要一个相应的个体德性发展的理论。通过对亚里士多徳道德人格分类的发展性解读,有可能得出这样一个理论,来帮助基于德性伦理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关键词:德性伦理;道德教育;道德发展;作者简介:贾佳(1980-),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伦理学博士。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当代道德哲学视域下的德性伦理研究(201

2、4SJB762)德性伦理学(VirtueEthics)属于品格(aretaic)伦理学(与义务deontic伦理学相对)。这一理论认为德性是人类幸福/繁盛(Eudaimonia)的构成要素。西方德性伦理源于古希腊,其典型代表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而在当代则由安斯康姆(ElisabethAnscombe)[1]、麦金太尔(AlasdairMacIntyre)[2]等人带来了德性伦理的复兴。数十年这种复兴己经在伦理学相关的众多令^全面发展,如DanicStatman在对德性伦理的介绍屮列举丫其在一系列领域动物伦理、素食主义、医学伦理、心理学伦理、政治哲学等一一的发

3、展态势,体现了德性伦理的应用价值位1;但是,道德教育却不在其列(而作为一种重视理想道德人格的伦理思想,对道德教育的强调却木是德性伦理的重要特质之一)。可以认为,无论是在伦理学理论领域还是道德教育领域,对基于德性伦理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发展研宂都还处于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的阶段。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比较系统化地完整论述了古希腊德性伦理思想的主耍观点。但是,这部著作虽然体现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却并未清晰说明道德发展的全过程,以及道德教育与道德发展的关系。其中,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7卷中,亚里士多德就描写了几组处于不同道德层次的人群[4]191-217。他区

4、分了恶、不能自制、自制与德性(此外,他还认定了某种最兽性的恶与某种超越的神圣之德,但认为这并不涉及普通人)。不过,他并未将这些分类归于道德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并未明确写出某一类的人是否能够、以及如何转变成另一类人。对他来说,真正冇德性的人似乎没冇弱点,也不会在道德上退化;而邪恶的人固执于非理性的激情而不知悔悟。亚里士多德似乎将这些类别视作不同人群伦理卓越(arete)层次的不同展示,而非同一个体的历时性阶段。那么,是否能将其解读为个体道德的历时性发展而非同时性的人群分类?可以认为,将亚里士多德做出的人群分类理解为道德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是与其对人性与发展的一般观点相

5、一致的。在他看來,儿童是潜在的人类,并且能够在道德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人性的确定“形式”。他在著作中声明儿童在幼年时就有了权衡的能力,只是并未发育完善。因此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发展理论,其中儿童被视作“朝向完整人性的过渡”。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着从道德发展的角度来考察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品质分类理论。这样一来,“恶”就是道德发展阶梯屮最低的一级。这是指那些虽然并非全然邪恶,但依旧充满缺陷的人,也可称之为“道徳淡漠”。这一层次的人的共通之处在于他们对幸福的理解。道德淡漠者认为幸福包括肉体快乐、荣誉或金钱。他们不会考虑这一观点:道德或理智德性在他们的繁盛(fl

6、ourish)中也起着作用。他们没有体验过被亚里士多德认为是真正优美愉悦的事物,因为他们的灵魂并没有培育出欣赏这些的习惯;相应地,他们缺乏决定哪些行为是有德性的、以及为何有德性的能力,当然也并未发展出稳定的行为和情感品性。亚里士多德认为,道德淡漠者随意地谈论一切,并且经常改变对幸福内涵的看法。例如,生病者会和信健康最重要,而失业者会突然认为金钱更为重要。道德淡漠者的生活不稳定而混乱,因为他们被任意的激情左右,听不进理性的声音。尽管如此他们还是能够使用一种“有条件的”慎思,即“机巧”,用以推论合适的手段与目的(除了最终目的)。至少,这使他们能够区分欲望的即刻满足与

7、长远利益。这一层次的人们所感受的主宰性道徳情感是什么?亚里士多徳举的例子是几个在战场上坚守阵地的士兵,他们的理由各不和同。其中之一是由于长官的命令与对惩罚的恐惧;更有德性的士兵则由于其他的理由,如避免耻辱或对荣誉的欲求。“道德淡漠”层次的人们服从法律或命令,不是由于他们看到了其目的,而是由于害怕坏的结果。为了避免惩罚而行德并不是理想状态,但教育考也可以考虑到,这个层次的人们会由于外在的痛苦而遏制恶行,也会由于奖励而学会行徳。其后是“不能自制”(akeasia)。“不能自制”层次的人们选择过有徳性的生活,而非被财富或声望的欲望主宰的生活。对“不能自制”者来说有德性

8、的生活是有吸引力的,值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