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61033
大小:66.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基层医院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层医院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分阿布来提王颖马金风相永军(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新疆喀什844000)【屮图分类号】R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143-02【摘要】目的基层医院经鼻内镜对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方法观察680例手术病例,分析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治愈460例,好转156例,无效65例。结论全面观察分析术前术后的鼻腔骨结构情况变化,纠正术后系统换药和鼻腔冲洗提高术后的疗效判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基层医院鼻内镜鼻窦炎鼻息肉1资料和方法1.1资料20
2、02〜2009年我院耳鼻喉科完成鼻A镜不鼻窦开放术+鼻息肉切除术680例,男455例,女225例;年龄6〜73岁,平均42岁;均常规鼻内镜检查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诊断为鼻息肉、鼻窦炎460例,其屮慢性单纯性鼻窦炎153例,单纯性鼻息肉75例;有手术史者15例;双侧鼻窦炎鼻息肉者360例,单侧鼻窦炎鼻息肉116例,鼻屮隔偏曲者530例。经过1997年海门标准分型大部分为II型以上,主要症状不同程度的鼻阻、流粘脓性鼻涕、头痛、嗅觉丁降。1.2手术方法采用0度和30度Olympus鼻内镜和配套鼻内镜手术器械,全部病例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先吸割鼻内息肉或鼻屮隔娇正术后,用Mes
3、serklinger手术方法,开放鼻窦淸理病灶。术后全身应用抗生素和激素,局部用辅舒良和雷诺考特喷鼻治疗,出院后采用鼻内镜检查和清理鼻腔,第1个月内10日1次,第2个月2周1次,第4个月开始1个月1次或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清理吋间。2结果经术后6个月〜3年随访,进行了疗效结果判断分析统计,治愈460例,其中定期来随访清理术腔3个月以上的408例,好转156例,其中随访清理术腔2个月左右的125例,无效45例,艽中出院以后1〜2次清理术腔的26例,-其余病人失访。由于术后采取了鼻腔的有效冲洗,其他并发症明显减少。主要为残余中鼻甲与鼻中隔或鼻腔外侧壁的粘连,及创面肉芽囊泡,复
4、发小息肉等。据不完全统计有26例使用相应的及吋处理而好转。3讨论因本地区经济较落后,卫生条件相对较差,以往鼻息肉在肉眼下手术,因术中鼻腔局部照明不足而经常残留,术后易复发。90年代以后,随着鼻内窥镜手术技术发展及推广,在基层医院也逐渐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方法和技术后,提高了这种手术的疗效。本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总闪病人的冇效率为94%左右,影响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因素有以下几种:①术者的操作熟练程度和对局部解剖的识别:识别解剖结果,熟练的手术技巧是开展此项手术的前提。②病情严重程度:II型I期以下的鼻窦炎鼻总闪手术治愈率高于n型n期或in期者,尤其复发多发鼻窦炎鼻息肉治
5、愈率较低,而术后反应也较重。③部分患者不能按规定的吋间定期来清理术腔,术后的随访清理术腔占手术成功的大半,及吋摘除小囊泡和水肿、增生的肉芽、清除鼻腔的分泌物、凝血块、干痂,及时解除纤维粘连,本组结果说明术后按吋复查和用药,是鼻内镜手术成败的关键。④变态反位的因素:变态反应是鼻窦炎鼻息肉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造成鼻息肉复发和术腔上皮化吋间延长的主要原因。⑤鼻中隔偏曲的因素:维吾尔族人鼻部解剖发育比较特殊,鼻梁较高、鼻中隔偏曲发生率较多,尤苏是鼻中隔软骨和筛板垂直板交界处偏曲较多,直接影响窦u鼻道复合体的发育和中鼻道的引流,故鼻窦炎发病率较高。⑥围手术期的治疗:术前、术后
6、正规使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是恢复鼻腔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的不可少的治疗手段。鼻内镜术后转归吋间10〜14周,应注重术后随访和清理术腔。术后第2周内及时清洁术腔,清除位于窦口的干痂和术腔内分泌物。术后2〜10周术腔出现囊泡、息肉、肉芽增生,以及窦口周围黏膜水肿,及粘连的好发阶段。这个吋期是术后护理的最重要阶段。应积极清除术腔的增生组织,保持己开放鼻窦的引流通畅,分离粘连的黏膜,术后16周左石术腔逐渐轮廓化,逐步覆盖正常黏膜上皮,最终完成上皮化。参考文献[1】韩德民,周兵.鼻内窥镜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古庆家,李国义,梁传余.鼻内窥镜手术治疗III型慢性鼻
7、窦炎鼻息肉150例临床分析.临床耳鼻咽喉杂志,2003,4:232-233.[3】游全贵,梅乐,等.鼻内窥镜鼻窦手术186例临床分析.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6,2:74-75.[4]内镜下80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疗效分析.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6,6:232-233.[5】陈枫虹,许庚,史剑波,等.鼻内镜鼻窦手术眼部并发症及其处理.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43(2期).[6】孙秀珍,张军,苏英峰等.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15,43(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