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26599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4
《《桥之美》四步导学阅读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桥之美》四步导学阅读教学案例 内容摘要:《桥之美》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语言充满诗情画意,极富表现力。教学这篇课文重点不能放在对文体写作方面的探索,而应该从欣赏美的角度来体验桥与周围环境所形成的那份和谐美。本教学案例依据“交流预习”、“研读共赏”、“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四个板块,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画面美和语言美,进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桥之美”。 关键词:四步导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均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有关,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展示人民大众创
2、造性智慧,包涵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课文,掌握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激发他们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7 《桥之美》是著名画家吴冠中的名篇。作者站在画家的角度,结合描写性语言和说明性语言对桥做出了美学意义上的独特的诠释。它不是一篇规范性的说明文,但教材却将其置于说明文一单元里,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教师很难用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来梳理本篇文章。另外,《桥之美》的特征是从专业画家的角度阐释的,对于学生来讲,理解也较困难。因此,寻找本篇文章的教学切入点成为教学的首要问题。笔者在反复
3、阅读课文之后,考虑到在学这篇文章之前,我们刚刚学习了较规范的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决定仍然以学生所熟知的说明对象入手,依据“交流预习”、“研读共赏”、“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四个板块,由浅入深,欣赏课文的画面美和语言美,进而拓展到生活中的“桥之美”。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通过反复
4、朗读,展开想像,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悉心体会,反复揣摩,和作者产生共鸣,接受美的熏陶。 2.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努力提高讨论的质量,通过生生互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比较阅读法。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同样写桥,但表现手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可把两文比较,体会它们的相异之处。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 1.导语(多媒体展示多幅桥的优美画面,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
5、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7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排除字词障碍,并提出预习中的困惑和问题。上课后小组内互查互评学生对字词和作家作品的预习情况,教师抽查。学生预习中提出的较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表扬后展示在白板上,与导学案预设的问题以及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一起组成问题链。 设计意图:一方面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另一方面教师及时发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预习中可能生成的问题,时时把握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二.研读共赏 (一)朗读
6、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显示问题组) 问题:a.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b.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c.联系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师友组讨论,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内讨论明确。 设计意图:《桥之美》是一篇美学小品,语言具有强烈的画面感与抒情般的感染力。怎样才能体会画家眼中的“桥之美”呢?“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师读、生读、自由读、齐读均可,
7、但读出声音、读出感情是必须的。读包括整篇课文的读,也包括细品重点段或语句时的读。通过反复朗读,展开想像,进入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 (二)研读与赏析7 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优美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欣赏的一幅画面吗? 重点研读第④小节。 (多媒体出示四幅图画) 小组讨论: a.你认为文中描写的哪一座桥最美?找出描写这座桥的相关语句,美美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然后说一段话:我认为[](环境)中的桥最美,因为[]。(温馨提示:阐述理由
8、时注意运用圈点批注法,把握关键词句) b.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c.我们应从哪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设计意图:《桥之美》的语言画面感很强,修辞灵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是本文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在具体赏析课文时选择采用语境解读法,使学生结合语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最终使学生既欣赏了桥之美又学习了语言之美。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有话可说,参与热情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