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白春阳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白春阳

ID:24508715

大小:8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白春阳_第1页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白春阳_第2页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白春阳_第3页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白春阳_第4页
资源描述: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白春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鋼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白春阳白春阳(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南阳473000)【摘要】R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和氢氯噻嗉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TC、TG、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四项指标结果分别是(4.33±0.17)、(1.99±1.13)、(88.66±5.77)以及(136.09

2、±5.57),其屮TC、TG两项指标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后,疗效更优,用药过程更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氢氯噻嗪;高血压;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97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38-02丁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现资料统计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3

3、年08月〜2014年0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高血压患者,每组各35例。其屮男36例,女34例。治疗组,年龄40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52.92±4.34)岁。对照组,年龄40岁到77岁之间,平均年龄(52.63±4.63)岁。患者病程为0.7年-12年,平均病程为(5.80±2.20)年。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实施分组治疗后,需要对其都停止使用降压药物[1】,这样避免影响了分组对比结果。对照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在第一个疗程开始治疗过程采用80毫克的缬沙坦联合12毫

4、克的氢氯噻嗪进行治疗,7天后剂量发生变更调整,将氢氯噻嗪的药物用量增加到25毫克[2],缬沙坦的药物剂量保持不变,再继续治疗7天。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在疗程开始后治疗过程中采用80毫克的缬沙坦联合5毫克的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持续治疗两周[3]。1.3疗效判断依据治疗显效表现为患者的舒张压明显下降,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且下降值超过了lOmmHg,或者是下降值超过了20mmHg[4];治疗有效表现为患者的舒张压有所下降,恢复到正常范围内II下降值不超过lOmmHg,或者是下降值不超过10mmHg-19mmHg;治疗无效表现为患者的舒张压没有下降甚至出现升高情况,没有恢复到正常范围内且下降

5、值不超过lOmmHg。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4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治疗组患者的TC、TG、舒张压以及收缩压四项指标结果分别是(4.33±0.17)、(1.99±1.13)、(88.66±5.77)以及(136.09±5.57),其中TC、TG两项指标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不:表

6、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组别例数TC(mmol/L)TG(mmol/L)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治疗组354.33±0.171.99±1.1397.66±5.77147.09±5.57对照组354.87±0.221.71±1.1297.63±5.75148.38±6.20P<0.05<0.05>;0.05>0.05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治疗组中各有1例头痛患者、1例下肢浮肿患者、1例胃肠道不适患者以及1例四肢无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11.43%;对照组中各有2例头痛患者、2例下肢浮肿患者、3例胃肠道不适患者以及2例四肢无力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表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组别例数头痛下肢浮肿胃肠道不适四肢无力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351(2.86)1(2.86)1(2.86)1(2.86)4(11.43)对照组352(5.71)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