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例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与比较

120例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与比较

ID:11163998

大小:26.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10

120例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与比较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120例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与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20例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临床观察与比较  摘要: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提起拮抗剂。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血压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

2、治疗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好,且用药依从性好,是理想的降压治疗方法。  关键词:高血压;缬沙坦;氢氯噻嗪;疗效比较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或特发性高血压,系指排除一切已知原因,而以高血压为主要特征,伴有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生理、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高血压病的诊断以高血压为基础,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前者称为高血压病;后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又名症状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约占88.9%,继发性占11.1%。成人的收缩压等于或大于18.7千帕(140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等于或大于120千帕(90毫米汞柱)(二者具备其一者)即为高血压

3、。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并对心脑肾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蛋白尿、糖尿病等高血压病人可做为常规使用,可与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联合使用。降压持久平稳。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与组织重构作用,减轻水钠潴留,采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院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均符WHO/ISH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收缩压(SB

4、P)>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DBP)>90mmHg。年龄46~74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年龄、性别、血三脂异常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年龄、性别、血三脂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年龄  男:女  血三脂  观察组  60  53±7.4  31:29  异常60%~85%  对照组  60  52±10.3  24:36  异常65%~83%  1.2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缬沙坦40~80mg,每天1次,

5、氢氯噻嗪12.5mg,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12.5mg,每天3次,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天1次口服。2组均予低盐低脂饮食,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SBP、DBP水平。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  DBP降至正常水平,且下降幅度>10mmHg;有效:DBP降至正常水平,下降幅度<1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

6、%高于对照组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不同药物治疗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0  51(85.0)  7(11.7)  2(3.3)  96.7  对照组  60  42(70.0)  13(21.7)  5(8.3)  91.7  2.2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x±s,mmHg)  组别  例数  时间  SBP  DBP

7、  观察组  60  治疗前  152±8.3  94±3.3  治疗后  140±3.5*#  80±4.2*#  对照组  60  治疗前  151±6.4  93±4.8      治疗后  143±6.6*  83±6.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疲倦3例,头昏1例。对照组出现咳嗽3例,头痛2例,以上不良反应均可为患者所耐受,无需停药。  3讨论  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儿茶酚胺与血管紧张素Ⅱ等均可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及间质纤维化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肾小球纤维化导致肾功能衰竭,脑

8、血管缺血变形容易形成微动脉瘤从而发生脑出血[1]。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1型(AT1)受体拮抗剂,通过拮抗血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