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自配复方漱口液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自配复方漱口液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自配复方漱口液防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的效果。方法将83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自配复方漱口液组),对照1组(n=28,口腔黏膜保护剂组)和对照2组(n=34,朵贝尔氏溶液组)。从放疗第一天开始接受口腔护理,并比较三组患者口腔黏膜炎的反应程度,受损口腔黏膜修复情况等。结果三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反应程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放射剂量为50Gy时,观察组的口腔黏膜炎反应程度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明显减轻(P<0.0167)。放疗结束1周后,观察组的口腔黏膜恢复速度较对照2组快(P<0.0167)
2、。结论自配漱口液可显著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口腔黏膜炎反应程度,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关键词]鼻咽癌;放射治疗;口腔黏膜炎;复方漱口液 []R781[]B[]1005-0515(2011)-11-003-02 鼻咽癌在头颈肿瘤中居首位,放射治疗目前仍然是治疗鼻咽癌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是放射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副反应,90%以上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黏膜炎;而接受同步放化疗者,几乎每例患者均出现黏膜炎[1]。剧烈的口腔黏膜反应致使部分病人难以耐受而被迫中断放疗,致疗程延长,使肿瘤组织再增殖,继而降低肿瘤的局部控制率[2]。迄今,对于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仍缺乏十分
3、有效的防治手段,因此,关于放射性口腔炎的治疗护理研究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探讨更为有效的防治措施,2010年4月-2011年10月,我们采用自配复方漱口液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的口腔黏膜反应,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自2010年4月-2011年10月在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要求全部病例均为病理学确诊。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三组均采用德国西门子TRIMUS(M)直线加速器进行放射治疗,主要照射双侧面颊联合平行相对野,双耳前野及面颊部,每天放疗剂量为2Gy,每周5天,鼻咽
4、部总剂量为72-74Gy,颈部预防剂量为50-60Gy,治疗剂量为60-74Gy,全程5-8周。为排除化疗影响,所有病例放疗前和放疗中未行化疗。 1.2口腔用药方法患者从入院至放疗前均采用淡盐水漱口,每次20ml,4-6次/d。从放疗第一天开始接受口腔护理,至放疗结束。观察组:采用自配复方漱口液含漱,主要成分为0.9%氯化钠溶液500ml加地塞米松5mg、盐酸庆大霉素8万U、2%盐酸利多卡因2.5ml、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维生素C50mg,分别于饭前、饭后、睡前含漱,4-6次/d,每次20ml,保留5-8min;对照1组:采用肖春莲口腔黏膜保护剂含漱[3],主要成分为
5、0.9%氯化钠溶液500ml、庆大霉素32万U、维生素B注射液3mg、地塞米松10mg、利多卡因0.3mg、薄荷水20ml,含漱量及含漱频次同观察组;对照2组:采用朵贝尔氏溶液含漱,含漱量及含漱频次同观察组。 1.3评价方法用药后每周检查口腔5次,1次/天,记录口腔黏膜的变化及吞咽情况。比较三组患者使用漱口液第3周末、第5周末及结束后1周口腔黏膜反应情况。 1.4评价标准采用ucositisincidence,severityandassociatedoutesinpatientsotherapy:asystematliteraturerevieentinducedaccel
6、eratehumantumorgroinarsinRadiatOncol,1993,3:135-144. [3]肖春莲,李莉,刘虹等.口腔黏膜保护剂防治放射性口腔炎3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220-221. [4]谭榜宪,张有望,胡起苏等.NPC常规分割放疗中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8,7(1):4. [5]曹秀华,张庆坤,贾莹莹等.放射性核素定量检测放疗和唾液腺功能的方法[J].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1996,5(4):293. [6]廖金莲.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防护现状[J].护理学报,2007,14(
7、4):33-34. [7]张志娟,伦丽芳,周柯等.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护理进展[J].现代护理,2008,14(2):177-178. [8]刘建华,许涛,郑颖等.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观察与护理[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0,19(5):411. [9]FountoulakisA,MartinIG,等.血浆和食管黏膜中的维生素C水平:在Barrett食管发病机制和肿瘤发生中的作用[J].世界核心医学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