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与关联效应分析

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与关联效应分析

ID:24427565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与关联效应分析_第1页
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与关联效应分析_第2页
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与关联效应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与关联效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与关联效应分析  【】2013年2月20日国务院通过五项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措施,房地产市场引起举国关注。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基于我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利用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等指标,测度我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及产业关联,从而正确指出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关键词】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是指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种波及对国

2、民经济产业体系的影响,就是产业波及效应。产业波及效应主要通过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等指标分析。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分析  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系数大说明该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强,反之,则表示对经济发展需求感应程度弱。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GI>1,表示该行业受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社会平均水平;GI<1,表示该行业受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小于社会平均水平。  由表1可知,2007年化学工业的产业感应度系数最高,其次是金属冶炼及压延

3、加工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制造业,这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会显著带动这些行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为0.63092,即国民经济各部门支出都增加100亿元,房地产的产出增加63.092亿元,表明国民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推动作用较弱。  (二)我国房地产业影响力系数分析  影响力系数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一个产业影响力系数越高,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越大。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Fj表示j产业的影

4、响力系数,rij表示逆阵系数。Fj<1,表明该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高于社会平均水平;Fj<1,表明该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低于社会平均水平。  由表2可知,在2007年度,我国比较靠前的产业是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说明这些行业的发展能够显著的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房地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0.58519,即房地产业每新增100亿元的最终产品对国民经济的拉动是58.519亿元,影响力位居第40位,表明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不强。  二、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是

5、指在经济活动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本文主要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对房地产行业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表示某产业生产单位产品时需直接消耗一产业产品的数量,公式为:  由表3可知,房地产行业直接消耗最大的几个部门分别是:金融业、租赁与商业服务业,且系数都超过0.02,即房地产业每生产1万元的产品,对以上部门的直接消耗均在200元以上,说明房地产业对这些部门的要素投入的直接依赖性较大,同时对以上行业的生产也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业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

6、采选业、废品废料等部门不存在直接消耗关系。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通过上述对我国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波及关联效应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这些结论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房地产业发展问题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1)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均较低,分别排在第25名和第40名。这说明房地产业的关联作用和推动作用均非常有限,不符合赫希曼基准。因此就赫希曼基准而言,政府不宜把房地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而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最高的前十位行业绝大部分是制造业。  (2)从产业关联上看,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租赁与商业

7、服务业、建筑业等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房地产业的发展对这些行业具有比较大的拉动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