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iga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ID:24404158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iga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1页
iga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2页
iga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3页
iga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iga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gA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本文就IgA肾病目前较为公认的关于免疫学发病机制方面的学说、观点及新进展做一综合介绍,IgA肾病为一组具有某些共同免疫病理特点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多种机制参与了其发病过程。  【关键词】IgA肾病;发病机制;免疫学;综述    ResearchofimmunologymechanismsofIgAnephropathy  GAN。B细胞和巨噬细胞表面的Fca/uR,可以结合IgA、IgAM[17]。肝细胞表面的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可结合包括IgA1、IgA2在内的糖蛋白。但目前在肾小球系膜细胞上未发现这四中受体[18],相对分子质量不一。现在已经明确,

2、人类的FcaR1可以与IgA1和IgA2的单体或双聚体结合,其中CH2、CH3功能基团是IgA结合CD89的位点。CD89在清除循环IgA及含IgA免疫复合物中发挥作用。  2.4.2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主要表达在肝细胞表面[19],为一种植物凝集素,由H1和H2两条链构成的跨膜糖蛋白,属于C型麦角胺家族,可以识别半乳糖苷,并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而清除含半乳糖残基的糖蛋白。IgA1分子绞链区的O型寡糖侧链上含有半乳糖残基,能与ASGP-R结合而被肝细胞清除,而IgA2由于缺乏0型寡糖侧链,不与该受体结合。正常情况下,ASGP-R是体内清除IgA1的一条重要途径。这种特异性的结合具

3、有钙离子依赖性并可被EDTA和另外具有终末半乳糖基的糖蛋白所竞争抑制。IgA1分子通过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在肝细胞内代谢,降解并分泌至胆汁中。单纯的半乳糖基化的缺乏不会影响IgA1分子的代谢途径,因为GalNAc也可被肝细胞摄取,但是如果GalNAc与NeuAC结合或被相应的抗体所覆盖,则不能被肝细胞所识别也不能通过肝内皮细胞的窗孔,从而减少该途径的清除作用[20]。这也说明IgAN中血清IgA1分子水平增加可能不是由于产生的IgA1增加,而是IgA1分子清除的减少。  2.4.3CD71分子,又称转铁蛋白受体(TfR),是与细胞的成熟、增殖、分化密切相关的分子,在许多类型的细胞表面表达。M

4、onterio等发现CD71是IgA的一种受体,且转铁蛋白(Tf)并不调节IgA和IgA1的相互关系,但可阻止它们的结合。由于独有的IgA1铰链区的o-连接糖部分影响IgA-TfR结合,IgA亚型对TfR具有选择的亲和性。IgA2抗体比IgA1抗体0-连接糖化位点少,也可能是IgA2不被TfR结合的原因[21]。IgA肾病病人,CD71在肾小球上呈现强表达。但在非IgA肾病病人随着IgA沉积轻重程度,CD71表达随之变化。CD71表达强度同IgAN和非IgAN系膜细胞增生有相关性。IgA沉积和CD71表达共位,进一步证明CD71是系膜细胞上IgA的主要受体[22]。Moura等发现系膜细胞

5、表达的CD71(TfR),是系膜细胞表面的IgA1主要受体,并且IgAN中肾小球细胞上的CD71持续地高表达。因此,系膜增生可能是CD71高表达的原因,但IgA抗体的沉积可促进系膜细胞的增生。CD71在系膜上表达上调,可以解释IgAN病人IgA1选择性系膜沉积。而且近来Haddad等发现在IgA肾病新月体的表皮细胞上有CD71表达[22],因此CD71表达在IgAN形成中有重要作用。  2.4.4甘露糖受体(MR)MR[23]主要表达在巨嗜细胞和肝上皮细胞表面,是一个钙依赖性糖蛋白受体。MR的膜外部分含有1个N端富半胱氨酸基团和8个钙依赖性糖类识别基团,可以分别识别病原体上甘露糖、果糖、N

6、乙酰半乳糖苷残基或内原性糖蛋白的寡聚多糖残基,通过内吞作用发挥清除多种致病微生物和有害糖蛋白的作用。  总之,IgAN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的,它涉及到免疫紊乱,IgA本身结构的异常,以及IgA产生与降解相关的一些调节因子的异常,肾小球固有细胞的异常,炎症浸润的异常,相关细胞因子及其信号转导的异常,个体的遗传差异不同等。      [10]FeehallyJ,AllenAC.StructuralfeaturesofIgAmoleculesandiseaseandanimalmodel[J].RenalFail,1997,19(3):347-371.  [13]MasaiyaY,KauraT,e

7、tal.EvidencesuggestingtheinvolvementofhematopoieticstemcellsinthepathogensisofIgAnephropathy.BiochemBiophysResmun,1998,249(3):605.  [14]BuckKS,FosterEM,ed,2000,191,1999-2009.  [17]ShibuyaA,SakamotoN,etal.Fcalph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