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93495
大小:67.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警惕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违约迭加风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新华社:警惕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违约叠加风险2011年06月03日07:02新华网北京6月2日电(记者王宇):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披露了当前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现状。报告警示称,由于平台贷款普遍额度大、期限长,用途监督存在一定困难,信用风险仍需予以关注。而联系到日前市场也有传言称相关部门将对融资平台进行整顿,一时间地方债务话题波澜骤起,备受关注。 根据央行报告披露的数据,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这一数据与银监会2009年底披露的8000多家相比,增长并不算快,可以说,地方融资平台已经走过了2008年至2009年间爆发式发展阶段。然而如果以贷款
2、规模计算,平台贷款的增长却相当迅猛。报告披露,截至去年底,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以去年底人民币各项贷款超过45万亿元为计,保守估算平台贷款规模也已逾10万亿元,远远超过两年前披露的7万亿元水平。更需关注的是,报告披露,在1万多家融资平台中,70%的平台散落在各级政府中财力最为紧张的县级政府中。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隐含的风险,本质上讲是信用违约风险。是否具有债务按期偿还能力,成为我国一些融资平台和在当前欧债危机中一
3、些政府所需面临着的相同的财务问题。 由此可见,央行的警示并非虚言,而联系到种种相关因素,当前应格外关注融资平台债务违约风险有可能在今后两年被叠加和放大的可能。 由于地方政府建设性债务暴涨出现在2008年下半年之后,因此,以3到5年的平台平均还款期计算,融资平台真正的还债高峰将出现在2012年至2013年左右,加之届时地方政府换届等因素影响,在未来两年,一些“本届借钱下任还、借了新钱还旧钱”的平台风险或有所加剧。 此外,由于当前相当数量的平台贷款是以抵押质押为主,而土地抵押又占有相当比例,很多还款主要依靠土地出让收入,在今后一段时间楼市低迷的情况下,如果土地出让收益出现
4、缩水,这些信贷资产的质量和平台的债务还付能力都有可能大打折扣。 另外,相比财力相对雄厚的省、市一级政府,县一级的平台债务风险更需关注。在当前偏紧的流动性调控下,银行对县一级信贷投放将明显收紧,财力紧张的县级政府融资平台“借贷还钱”的运营模式空间日趋狭窄,这类平台无疑届时将面临资金链骤然趋紧的压力。央行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情况14万亿贷款风险大 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以抵、质押方式为主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央行对2008年以来
5、全国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情况的专项调查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其中县级(含县级市)平台约占70%。 调查显示,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成为贷款的供给主力。"平台贷款的具体数量在《报告》中并未披露,但按照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92万亿元匡算,截至2010年末,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不到14.376万亿元。"有专家表示。 金融机构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管理政策从原先过度依赖地方政府信用逐步向落实抵、质押担保措施转移。调查表明,当前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放的贷款以抵、质押方式为主,采取信
6、用方式发放的贷款占比有所下降。 约五成以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设施。部分省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向土地储备集中的情况有所缓解。 2010年末多省市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增速回落,由50%以上降至20%以下 调查显示,各地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清理规范工作有效推进,2010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持续高增态势有所缓解。与上年末相比,2010年年末多个省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速回落明显,由50%以上降至20%以下。按照国务院文件规定,依靠财政性资金偿债的公益性项目融资平台公司得到重点清理规范,贷款平稳收缩。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
7、现代化,公共事业资金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与各地方政府财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将长期存在。既要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规范,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更要疏导地方建设资金需求,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以市场化方式融资加强债务管理的制度安排。认真研究论证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的筹资方式,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 下一阶段要切实落实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条件 《报告》认为,总体上看,本轮价格上涨的动因较为复杂,全球货币条件持续宽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互相作用,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