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77345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将环境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将环境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陕丙省丙安市蓝田县汤峪镇塘子小学710516摘要:优美的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丙安也在行动。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有责任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不仅要求学生知道《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表现,而且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以现有的课文为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关键词:保护渗透环保创森意识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祖国将来的建设者,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中渗透环境教育,我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一、利用丙安创办国家森林城市的契机,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参与度1.引导学生制作
2、关于环保的手抄报,并参与学校的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2.开展“创森”主题班会,通过学生对于环保方面的建议和倡议书等内容,从身边做起,为保护环境,创建美好家园,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二、利用习作教学契机,有机渗透环境教育1.要求学生把每天都当作“环保日”,每天为保护环境做些事,哪怕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捡自己周围地上的垃圾等日常生活小事。并将这些记录在“小小日记中”。2.在指导第二单元写家乡一处景物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我的家乡”,使学生在习作时认识到家乡这几年环境方面不尽人意的变化。在组织学生习作之前,先从之前的综合性学习入手,确定习作所
3、写景物。要求:先在组内交流自己准备写的一处景物,组内所写景物相同的人,可互相补充。如要写某一处建筑,则要对建筑的地理环境、年份、建筑风格要准确无误地记录。从中,使学生能切实体会到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我们学生的学习、生活。三、挖掘本学科环境教育的素材1.写景课文教学巧妙渗透。小学课文中有很多涉及风景名胜等写景的课文,如《泉水》、《鸟的天堂》、《美丽的西双版纳》等课文,在教学时要认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和品评,可以借助图片、鼓励学生围绕课文词句展开想象,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和欣赏大自然及人文景观的美丽和伟大,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并乐于善待其
4、他生命体的情感和意识。2.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渗透环境教育。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进行知识教学的主要形式,语文学科中的环境教育是随着知识技能的教学而进行的,所以课堂教学是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例如在教学《燕子专列》一课吋,我采用了课件演示,在一个异常寒冷飘雪的冬天,山路崎岖,但一个小姑娘即使手被冻得通红,脸蛋发紫,但手里仍然捧着一只小燕子。另一个画面,车厢里小燕子叭叭喳喳地,却不见一个人。站台上却挤满了人?通过图文结合,明白这是瑞士政府专门为燕子开通的专列从而体会人们爱护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美好心灵。虽然本课是环境教育,但栩棚如生的画面,让学生大开眼界,
5、在心灵深处掀起情感的波澜。在此吋点拨,使学生进一步为政府和人们的行为而赞叹,并向他们学习。并以此延伸,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好它们。四、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要有针对性、灵活性1.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小学生,而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夸、喜欢表扬等特点,因此在教育吋宜随机应变,灵活多样。比如“六一”学校冇文艺表演,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准备了精彩的节0,还带了不少食品助兴。会后把各种包装纸扔了一地,当吋,我真想大声训一番,然后命令他们捡起包装纸,但转念•一想,何不抓住吋机对学生进行一次环保教育呢。于是我又示意他们坐下,问他们今天是否冇丢失的东西?然后
6、又扫视会场的周围,同学立即心领神会,抢着拾起垃圾,不仅把周围的包装纸拾干浄了,连角落也清理了一遍。2.对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也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些同学在下课后有事无事地去拧开水龙头来玩,这样就浪费了珍贵的水资源,面对这一情况,严历的批评只能一时凑效,解决问题的根本还需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宝贵,于是我把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读了《水的自述》,懂得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水资源和水环境。1.随吋给予学生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感官认识自然界中的事物。比如组织学生对于生活垃圾的讨论:请同学们对包装的方法开展调查,重点围绕包
7、装袋的颜色、设计、种类及功能,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结合家乡古庙会后满大街的垃圾想象:如果将废弃的塑料袋、瓶丢在大街上或运动场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对环境污染吗?对行人有什么危害?会影响市容吗?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社会、接触周围环境的能力,又使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环境道德意识。参考文献[1】潘秀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上海环境教育网。[2】温彦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山西教育》。[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