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58026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1
《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比较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比较应用张祎1白淮1蒋广元21.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广西桂林541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神经外科,广西桂林541004[摘要]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9月—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组与B组,B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A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血肿清除率≥80%27例,B组血肿清除率≥80%27例,两组血肿清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2、ADL评分(90.5±5.1)、(91.2±5.2)均显著优于治疗前(55.3±4.2)、(55.9±4.3)(P<0.05),但A、B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与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临床差异不大,应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来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jyqkL纳入A组,出血量≥50mL纳入B组。A组29例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出血为30~48mL,平均出血量为(40.2±4.7)mL,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69.7±6.9)岁,男18例,女11例。病史
3、5~21年。B组29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出血为50~150mL,平均出血量为(98.1±26.7)mL,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0.4±6.2)岁,男19例,女10例。病史4~20年。两组患者年龄、病史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方法A组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根据术前CT检查提示的血肿腔部位,以血肿最大层面与头皮距离最近处做为穿刺靶点,尽量避开功能区及重要神经、血管。局麻下行颅骨钻孔,用穿刺针穿刺血肿,进入血肿腔中心后拔除针芯。然后用注
4、射器抽吸血肿,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由引流管向血肿腔注入尿激酶,1~2次/d,1万~2万U/次。术后复查头颅CT,血肿清除率达80%~90%后拔除引流管。B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气管插管全麻后,做患侧颞部马蹄形切口,常规开颅。于非功能区切开脑组织,分开脑白质深入血肿腔。然后在可控吸引器下清除脑内血肿,术后血肿残腔放置引流管,引流24~48h后拔除。1.3疗效观察观察2组的疗效、血肿清除及术后半年随访情况,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生活质量改善情况[5]。1.4统计方法所有临床数据均录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
5、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A组与B组血肿清除率两组血肿清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A、B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高血压脑出血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危害程度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小动脉管壁出现玻璃样或纤维变性
6、、局灶性出血等病理改变,血管壁强度减弱。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条件下血压剧烈升高,最终导致病变的脑血管发生破裂出血[6-8]。多见于豆纹动脉,其次为丘脑穿通动脉,丘脑膝状动脉、脉络丛后内动脉等。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各种手术治疗方式均有其适应症及优劣势。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为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该组根据患者术前意识情况,血肿大小,出血部位、年龄、全身情况等综合评估。对于出血量多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可有效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从而减少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年龄较大,机体抵抗力低下,应激能力差的患者,给予钻孔引流术可显著
7、减少对脑组织的影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合适的手术时机选择,目前临床尚未达成统一意见。部分学者主张在血肿形成6h内手术,部分学者认为在血肿形成6h内手术止血困难而应选择血肿形成6~24h之间。该组在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后,在有明确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及早给予手术治疗,利于彻底止血及抢救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该研究所采用的两种术式各自有其优缺点,开颅手术可在直视下止血,术中减压充分,血肿清除彻底,可同时行去骨瓣减压。对病情严重的患者抢救成功率较高,适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出血部位浅、血肿较大,中线移位明显,昏迷呈进行性加重的患
8、者。钻孔引流术对患者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更易于被年老体弱的老年患者接受。但该术式无法一次彻底清除血肿,减压止血效果也不理想,发生再出血风险也相对较大。A组、B组血肿清除率≥80%以上比例均为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