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52597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农村留守儿童合理情绪疗法心理疏导个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留守儿童合理情绪疗法心理疏导个案分析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要:木文通过对一名典型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的案例,说明利用合理情绪疗法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的有效性。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要综合地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合力。心理辅导与教育有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激发留守儿童的自信、自强、自力。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合理情绪疗法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其家庭中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并且数量逐步增多。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木
2、理论主要是ABC理论,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下面结合实际,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合理情绪疗法
3、心理疏导个案。一、留守儿童及家庭基木情况小刚(化名),今年上二年级了,他的爸爸妈妈在他四岁时就外出打工了,家里由爷爷和奶奶照顾,每年只有春节时才能见到爸爸妈妈。随着小刚的渐渐长大,他总是特别的想爸爸妈妈,越来越想。每当放学回家后,他都会觉得特别孤单。看着邻居家的其乐融融、看着双休H其他同学都有家长陪伴,他真的希望每天放学后一进家门就能看见爸爸妈妈。希望能和爸爸妈妈说说他开心的事,说说他的烦恼,说说……所以他总是愿意独自静静地想爸爸妈妈,用每一颗泪珠诉说着那深深的想念。奋吋他想:爸爸妈妈是不是不喜欢自己了,爸爸妈妈是
4、不是不要自己了……久而久之,他心里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他处在深深的难过和忧虑之中。他总是一遍一遍在心里说着: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你们想我了吗?二、留守儿童成长问题的整理和分析1.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吋常不做作业,学4不刻苦,没有毅力。2.倔强、固执。情感和理智失衡,自制力差。3.依赖性强,有吋爱偷拿家里的财物。三、咨询指导目标、过程与效果1.0标:综合分析小刚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他认为“爸爸妈妈是不喜欢自己了,爸爸妈妈不要自己了……”这是最关键的问题,要综合地帮助小刚,让他走出心里的闲惑。2.过程:情绪ABC理论
5、改变小刚错误的认知。A:诱发事件。爸爸妈妈外出打工了,每年只有春节吋才能见到他们。每当放学冋家后特别孤单,而邻居家却其乐融融。B: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过分概括的评价:认为爸爸妈妈不喜欢自己了,爸爸妈妈是不是不要自己了……钱比我重要。糟糕至极的结果:认为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所以经常处于深深的难过和忧虑之中。C: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由于忧虑和难过,所以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做作业,急躁,等等。心理辅导过程:改变B—一不合理信念。引导小刚“你还处于依赖父母的
6、童年期,渐渐长大的你,越来越希望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期盼那一份温暖与安全感。相信你的爸爸妈妈是爱你的,离开你也不是他们愿意的,因为他们想给你更好的生活,懂事又勇敢的你一定要理解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面对,共同支撑起这个家,照顾好爷爷和奶奶,相信你一定可以的!”通过三次引导,小刚渐渐地理解了爸爸妈妈,懂得了他们的艰辛,被遗弃的心理没有了,脸上奋了久违的笑容。又多次通过给他观看“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他,再通过和小刚的班主任及爷爷奶奶的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教育效果很好。2.效果:经过近六个月的了
7、解及教育,小刚有了一定的进步,不过,还冇些许不足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身心健康的少年儿里。四、该个案的教育启示针对留守儿童的问题,要综合地进行。心理辅导与教育有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激发留守儿童的自信、自强、自力。1.引导小刚多跟父母联系,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多打电话、写信。在父母有空吋,一家人,多聚聚。父母也要主动地与孩子沟通,让他感到爸爸妈妈也是爱自己的。2.建议小刚充实自己0前的生活。有空吋,可以主动找同学玩、学做家务、多运动。充实快乐的吋间多了,思念父母的痛苦就少
8、了,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3.学会独立生活、照顾自己。当父母不在自己身边吋,很多事情要自己去解决,“早当家”的孩子,照顾好爷爷奶奶,会更有锻炼机会、甚至会更有成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