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腱膜止点骨刺的分型及针刀松解的疗效观察

跖腱膜止点骨刺的分型及针刀松解的疗效观察

ID:24337356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跖腱膜止点骨刺的分型及针刀松解的疗效观察_第1页
跖腱膜止点骨刺的分型及针刀松解的疗效观察_第2页
跖腱膜止点骨刺的分型及针刀松解的疗效观察_第3页
跖腱膜止点骨刺的分型及针刀松解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跖腱膜止点骨刺的分型及针刀松解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跖腱膜止点骨刺的分型及针刀松解的疗效观陈禹蒙(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关键词】足跟疼痛;跖腱膜止点骨刺分型;小针刀治疗【中图分类号】R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027-02腱止点骨刺是骨科及运动医学面临的主要伤病之一,以足跟部、跖腱膜止点处骨刺最为常见。跟骨骨刺、跖腱膜止点炎是引起足底顽固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其中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治疗困难。[1]自2007年12月至2014年6月以来,我院共收入足底跖腱膜止点骨刺病人102例,入院前均行足站立位正侧位平片及踝关节MRI检查,通过MRI检查发现

2、跖腱膜止点骨刺与跖腱膜之间存在两种位置关系后,而后均进行了小针刀松解术,发现跖腱膜止点骨刺A型均取得满意疗效,而B型前期疗效可,远期效果欠佳。1.资料与方法1.1跖腱膜止点骨刺分型根据病人患足的MRI结果显示,有60例患足跖腱膜止点骨刺与足底跖腱膜成角、斜向前上方,成角角度(15°至35°不等),我们将其定义为跖腱膜止点骨刺A型,42例患足跖腱膜止点骨刺与足底跖腱膜平行,位于足底跖腱膜中,延着跖腱膜生长。我们将其B型。[2]1.2—般资料以跖腱膜止点A型及B型我们将跟痛症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男性19例,女性41例,平均年龄45.2岁

3、,单侧发病40例(左足16例,右足24例),双侧发病20例,病史最长达到12年,最短4个月。患者病史采集中,患病者均出现顽固性足跟部胀痛,胀痛以休息后行走加重,休息时及行走超过5分钟时减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平片及MRI均提示患者有不同程度及不同类型的骨刺,MRI的T2像提示足跖腱膜处奋大面积的水肿高信号;排除标准为一切患奋其它系统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如类风湿、风湿、脊柱关节病腱止点末端型,痛风等所导致足跟疼痛),一并排除伴冇严重心肺疾病及感染或糖尿病的患者。制定好排除标准后纳入足跟顽固性胀痛并愿意接受并配合治疗的患者,共102例。此102例患者之前均行制动

4、,U服抗炎药,封闭,针灸等对症治疗,并迁延不愈。均签署小针刀治疗同意书。1.3治疗方法1.3.1麻醉与体位:采用局部麻醉(取足跟骨结节前下缘处注射1%利多卡因2ml)。选择仰卧位,术侧踝后沙袋垫高。1.3.2手术步骤: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常规消毒、铺单,麻醉满意后。沿足跟骨内侧跖腱膜止点处平行于跖腱膜作一约0.5cm横行手术切口,使用4号汉章牌针刀,针刀与足底皮肤约成90°角,依次经过皮肤及皮下组织,到达跖腱膜止点骨刺处,在骨面上由后下向前上方进行3次剥铲动作,剥铲骨面的冋吋可对跟骨骨刺部附着的跖腱膜进行剥离,剥离3到5次后,局部注射地塞米松,无菌

5、敷料包扎,术毕。嘱患者采取站立负重位,一手握于患者前足,另一支手握于患者后足跟部,相反的方向做砬力对抗,同时嘱患者向下踩,进一步松解足底跖腱膜,反复此法5次。松解完毕后,嘱患者不适复诊,如效果不理想可行二次松解,如行松解术超过3次,即认为针刀治疗无效。1.结果2.1评估标准自定义及AOFAS评分治愈标准:足跟疼痛完全消失,负重吋无不良反应,且12个月后无复发好转标准:行走吋略感不适,但仍能坚持行走,与发病前行走部数及吋间无明显差异无效标准:行走吋较之前疼痛无减轻,或稍微改善采用AOFAS功能评分表进行疗效分析,总分100分,评估内容包括:疼痛40分、自主活

6、动及支撑情况10分、最大步行距离5分、地面步行5分、步态异常8分、踝-后足稳定性8分、足部对线10分、后足活动8分、前后活动6分。分别在术前及术后(3,6,9,12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及评分。[4]2.2评定结果按上述评定标准进行1〜3次针刀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估,其•中A组60例患者及B组42例患者进行评定,A组12例治愈,45例好转,3例无效。B组5例治愈,12例好转,25例无效。A组病人的治愈好转率达到95%,B组病人的治愈好转率为40.5%;A组病人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末次随访吋为(85.1±2.8)分,与术前(60.4&plu

7、smn;4.4)分得到明显的改善,B组评分未得到明显改善。两组病人在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均行足站立位平片检查,观察发现足弓高度未因跖腱膜的松解而未降低。2.3结果分析两组病人均行同一手术治疗,结果差异巨大。跟骨骨刺的生长部位均在跖腱膜的跟骨附作点即被定义为跖腱膜止点骨刺,随着对跖腱膜止点骨刺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者认为跟骨骨刺并不是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是由于跖腱膜的微损伤、微撕裂或继发于跖腱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所引发的。人体为了加强跖腱膜止点处的强度,就使附着点不断钙化和骨化而形成骨刺,并在形成骨刺的冋吋继发跖腱膜炎性反应和挛缩产生胀痛感。遂本文认为A组的病人在局部

8、变性挛缩的腱膜被部分切断后,能奋效缓解跖腱膜张力,减轻病人的疼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