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29162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3
《探索高职高专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索高职高专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高职高专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高职高专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新闻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 要 如何实现新闻采访课程的实践化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对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进行了目前状况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从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校外实践、服务基层、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采访 实践 能力 任务 :A 1高职新闻采访课程教学目前状况 如何才能培养第一线需求具备职业能力的人才,这一直都是困扰高职教育的课题。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建立突出职
2、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改革教学策略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的课堂教学,“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对于培养动手能力的高职学生来说,显然高职高专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由.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难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训的方式为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人才提供一种可能。 新闻采访是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学习型教育”落后于新闻媒体的变革与发展。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通常把课程内容“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而实训课程也因缺少职业教育的特色而流于形式,这样的教学效果与实践性的课程目标相距甚远。①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3、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教授曾指出,由于高校新闻教育跟不上新闻媒体的变革与发展,培养出的学生不会写新闻,只会写无新闻的“新闻”,许多大媒体的记者把新闻埋葬在一推空话中,变得越来越同老百姓“不相干”。②因此,超越与突破传统新闻教育之桎梏,构建全新的新闻人才培养目标与教育模式是当务之急。③ 2新闻采访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高职学习以实践为主,可以设立“能力—任务”模式。该模式是通过任务驱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不同的能力需求设计不同的任务,任务的设计以知识点的学习
4、为最终目标,而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一个个实践任务的实现,最终达到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目的。 新闻采访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采访能力;具备新闻发现力,即新闻敏感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冷静客观分析和探求新闻真相和事实的能力。根据能力目标,设计实践任务,把实践意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分阶段实施校园和校外选题采访实践。 2.1课堂实践任务 2.1.1口述新闻与解读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新闻采访课程的特殊性,在理论教学环节就可设计实践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以及解读新闻事件的能力,故在课堂上设计口述新闻与解读任务,不超过5分钟。 口述新闻与解
5、读是让学生每人搜集一个最近的新闻事件。课堂上教师抽取两到三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描述新闻并加以评论。学生不可读稿件,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来陈述。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新闻搜集不限媒体形式。可以剪报,亦可电视、广播与X络新闻。学生述评以后,由教师讲评并打分。期中时总结半学期学生口述新闻与解读的成果及得分情况。 2.1.2案例分析,学生主讲 给学生布置案例分析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后,由组长上台讲解,也就是让学生以“老师”的思维给其他同学上课。此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冷静客观分析新闻事件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在开学两三周之后设计任务。前两周需给学生足够的示
6、范和指导。然后每个理论专题设置一个或几个任务,首先由学生讨论实施。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主导讨论和主讲,教师参与,适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任务的设计可根据新闻节目类型和新闻作品体裁分类。例如,布置作业让学生观看《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冷暖人生》、《看见》等采访视频,学生分析讨论提问策略和技巧,以及选题的社会作用。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收集资料和讨论,最终随着任务的完成,相应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另外,让学生主动收集优秀的新闻作品,分析新闻稿件背后的信息。通过联系采访优秀记者,获知其采写中不为人知的故事,同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学生获得同记者前辈们交
7、流经验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胆量,并且培养学生采访提问的能力以及叙事能力。 2.1.3情景模拟采访现场 所谓模拟情境教学法即根据高职高专“教学做一体化”全新教学理论,在人为创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新闻采访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模拟工作情境训练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且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④ 新闻采访课程情景模拟采访,主要营造两种采访现场。一是模拟人物采访;二是把教室模拟成新闻发布会现场。 (1)模拟采访现场。两个学生一组,把教室当作采访现场,在规定的时间内,轮流向对方提问,一边提问一边记录。两个同学都完成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