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309040
大小:55.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生活化教学的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生活化教学的设计赵文春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洼里小学271600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的生活化教学,就是以目标为导向,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相关的道德问题;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内化为目的,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内化和升华。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生活化教学设计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依据活动、体验、内化的逻辑规律,从儿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成教学活动主题;通过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引领学生用心去经历生命的美好艰辛,用心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2、,用心去感受人生的奋斗与幸福,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一、回归生活:切入点在哪里?学牛.通过学习活动体验的道德认识,能否得到现实生活的认同,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的冲突所在,这就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设计的根木依据和切入点。要从这一点切入,通过展开生活化教学,引发儿童在生活实践中思考:我应该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使之逐渐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善恶观念,自主建构起具有个性特色的内心道德标准。二、回归牛.活:学牛.的主体地位如何只体体现?1.形式和内容的趣味性设计,评价方法的多元构建:让孩子在过程中感悟
3、、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如设计《热爱动物》和《保护环境》的教学,可以将两课的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首先,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环境有关的新闻,在课堂上发布。学生在信息交流中得出结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动物应该与保护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其次,设计一项调查活动,了解我们现在居住的地球遭到了哪些破坏、出现了哪些危害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环境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从而把学习活动向课外延伸。学生们会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到图书馆、到网上查阅、收集有关的图片和报道,或在家长的帮助下走访环保局等等。1.学科之间冇机渗透:实现综合性体验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是一门生活化、活动化、
4、综合化的综合性学科,客观上需要结合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生活化教学,实现综合性体验。2.在生活化的片断、情境中提炼主题:在体验中思辨,在思辨中内化如设计《团结力量大》一课,让大家合作制作水果拼盘,这既是生活技能的训练,也是小组成员闭结合作的成果。老师与学生共Ml讨论制作步骤:先观察再讨论,给作品起个好听的名字;分工吋碰到不是自己最想做的怎么办?水果不够了怎么办?有人不会做怎么办?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学生会在生活中碰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解决好了,事情做好了,同学们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闭结力量大的涵义和意义。三、冋归生活:如何艺术化地运用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设计:具体
5、、简洁、实际要把教材内容由大变小、化繁为简、变虚为实地进行处理,将抽象的道理用浅显通俗的形式使之更加形象化,引导学生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2.教学目标设计:激发兴趣,涵养情感要激发求知欲和参与意识,把情感作为贯穿课堂的基本线索,具体地变换信息刺激的内容、形式和强度。如在导入新课吋,可创设与主题相对应的游戏活动、实物演示、智力竞赛、猜谜语等趣味性活动,从相关的直观情境导入,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感染下进入课文意境。3.教学情境设计:拉近时空距离,提炼真实主题要引入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生活热点问题或社会热点问题,并从中提炼出学生能够真实感受的主题,不能让学生产生虚幻、飘浮的感觉。4
6、.教师角色设计:学生学活动的合作者、欣赏者要用学生的语言、情感合成和演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展示自己的情感世界,心灵上产生触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形成体验。1.教学过程设计:情境再现一一体验领悟一一内化升华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特定环境中进行探索,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推理、判断,尝试独立地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而生成一种自我意识,形成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如教学《当老师不在的吋候》一课,可以特意离开教室一会儿,让大家自:>J。上课了,学生有做作业的、画画的、看书的、讲笑话的、做游戏的等等。然后走进教室让学生自
7、我评判:当老师不在的时候,我在干什么?对不对?谁在干什么,值得我们学习?谁还需要改正?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剖析。总之,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儿童只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实现认知结构的完善与发展。通过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活动、体验、内化,才能促使其道德认识的深化,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观点与信念,并以此来指导、规范和约束自己的道德行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