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三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三法

ID:24208935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三法_第1页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三法_第2页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三法_第3页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三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三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三法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规律,自己归纳结论,自己探索创造,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从而让学生感到数学的魅力,发现我们生活中充满数学。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自愿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小学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思维形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形象的事物容易接受,而抽象的法则

2、却难以理解。因此,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十分重视直观演示操作,创设情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愉快、主动地探索知识,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让学生都“活起来”、“动起来”,才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参与的空间。教师应当积极地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活动、思考的教学氛围,通过活动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2~5的分与合”时,书中出现了这样一幅图:桌上有5个花片,两个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看桌上的花片,分别说出了:“5可以分

3、成1和4”和“5可以分成4和1”。两种说法。由于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理解这幅图的意思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我让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在桌面上摆上5个学具花片,自己动手分一分。然后让他们分别站在桌子的两边观察,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的分法。说完以后再调换位置说一说。这样反复几次,学生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种分法有不同的说法?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演示,抽象出算式,又由算式的比较看出一种分与合与另一种分与合相应的关系,是两种不同的表述。有了这种数学思维之后,对后

4、面的同一种分法,学生自然而然就会用两种表述方法了。通过这样的教学,整节课在一种和谐探索、研究的气氛中完成。通过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参与到学习中来,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在一定的环境下,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问题,并对新知识达到一定程度的认知。在好奇心的指导下,儿童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不单是局限于他所感兴趣的知识这一点,而是以该知识为中心,引起连动效应,在积极的心态下,对于周围相关知识也能

5、有一定积极的探索、认知。只要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自动会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学习并“爱屋及乌”。在儿童自主探索发现的过程中,思维的演变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因为这样的发现过程,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经历了知识由具体——抽象的思维过程,同时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悦,体验这种人类有着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的情感态度。  例如在教学《认图形》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出体与形之间的关系,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先让学生观察学具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形状

6、,然后用手摸一摸它们的面,闭上眼睛想一想。接着我提问:“你能用你手中的学具把你最喜欢的面画下来吗?自己动手试一试。”只见学生们纷纷动手,有的画,有的几人在一起讨论,不一会就都在纸上画出各种不同的图形。通过学生自己用眼睛看,大脑想,小手画,对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成感性上的认识。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画一画的过程中,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上的能动作用。又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时,我先通过例题教学,让学生自己提出了减法的问题,列出算式30-8,这时我让他们拿出学具盒,自己动手用小棒摆一摆

7、,看看该如何计算。学生们通过摆小棒,发现先摆3捆小棒,再从一捆小棒去掉8根,这时剩下2捆小棒和2根,得出了结果22。我给予了及时的表扬,学生们主动探索的劲头更足了。我又及时提问:“不摆小棒,谁能说说你的算法?”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用自己的语言把操作的过程进行了叙述,使具体的操作转化为抽象的算理。正因为有了动手操作,才使学生印象深刻。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教会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逐步学会如何去学习、去探究,初步掌握了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的学习方法,促进自主探索

8、能力的形成。三、联系实际,加深学生自主探索的体验。  数学于实际生活,学习数学又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可以说,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数学学习的归宿。我们在教学中要多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数字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现实,体现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同时也能提高数学学习的实用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从而在数学学习中体验生活。例如教学《人民币》时,教师从学生的储蓄罐入手,先让学生倒出储蓄罐中的钱,有硬币、纸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